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边界线
1. 国际边界(International Border, IB)
位置:主要位于印度与巴基斯坦东部之间,从旁遮普平原延伸至古吉拉特邦的沼泽地带。
长度:约2,900公里。
特点:
这条边界是印巴分治时(1947年)由英国律师西里尔·雷德克里夫(Cyril Radcliffe)划定的,称为“雷德克里夫线”(Radcliffe Line)。
大部分为两国官方认可的陆地边界,但部分地段(如旁遮普和古吉拉特地区)仍存在零星争议。
2. 控制线(Line of Control, LoC)
位置:位于克什米尔地区,将印控克什米尔(印度查谟-克什米尔邦)与巴控克什米尔(巴基斯坦自由克什米尔和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分隔。
长度:约740公里。
历史:
1947年印巴分治后,克什米尔归属未定,引发第一次印巴战争。1949年,联合国介入划定停火线(Ceasefire Line)。
1972年《西姆拉协定》将停火线更名为“控制线”(LoC),双方同意通过双边谈判解决争议。
现状:
LoC是实际军事分界线,但双方均宣称对整个克什米尔拥有*。
沿线冲突频繁,被视为全球最危险的边界之一。
3. 其他争议区域
锡亚琴冰川(Siachen Glacier):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军事对峙区(约6,000米),双方自1984年起在此争夺控制权。
实际地面位置线(Actual Ground Position Line, AGPL)被视为LoC的延伸。
瑟尔克里克(Sir Creek):
位于印度古吉拉特邦与巴基斯坦信德省交界处的沼泽地带,争议涉及海上边界和资源归属。
争议根源
克什米尔问题: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土邦的归属未决,导致持续冲突。
宗教与民族矛盾:印度以印度教为主,巴基斯坦以教为国教,克什米尔民众的宗教分歧加剧了紧张。
战略与资源:克什米尔的水资源(如印度河上游)和锡亚琴冰川的战略位置对两国至关重要。
国际视角
联合国多次呼吁通过对话解决争议,但进展有限。
中国与巴基斯坦在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合作的中巴经济走廊(CPEC)项目,被印度视为侵犯*,进一步复杂化局势。
如果需要更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当前动态,可以进一步补充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