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强调时间或状态的漫长与痛苦,带有被动承受的意味。
▶ 例:难挨的寒冬、病痛难挨的夜晚
(突出时间煎熬,需被动忍耐)
侧重主动克服困境的艰难过程,隐含努力坚持的意味。
▶ 例:难捱的创业初期、经济拮据的日子难捱
(强调在困境中挣扎支撑)
本义为“靠近、遭受”,现代汉语中多用于被动承受场景。
▶ 例:挨饿、挨打
古字侧重“勉强支撑”,在方言(如粤语)和文学作品中保留更明显。
▶ 例:捱苦、捱世界(粤语常见表达)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捱”作为“挨”的异体字,正式文本建议用“难挨”。
▶ 例:难挨的酷暑(标准写法)
港台地区或需突出“挣扎感”时可用“难捱”,如:
▶ 歌词:捱过这段低谷,终会见到光
总结:
• 通用语境用 难挨(如:难挨的时光)
• 强调坚持或方言表达用 难捱(如:捱过难关)
两者核心语义相通,差异主要体现在语感和地域习惯。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