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的蹈还可以组啥词语

 2025-09-14  阅读 64  评论 0

摘要:在汉字的浩瀚海洋中,"蹈"字宛如一位身姿灵动的舞者,以足尖为笔,在历史长卷中勾勒出丰富意象。这个承载着肢体韵律的字符,既能在《诗经》的"足之蹈之"中诠释人类最原始的喜悦,也能在"循规蹈矩"的典故里演绎

在汉字的浩瀚海洋中,"蹈"字宛如一位身姿灵动的舞者,以足尖为笔,在历史长卷中勾勒出丰富意象。这个承载着肢体韵律的字符,既能在《诗经》的"足之蹈之"中诠释人类最原始的喜悦,也能在"循规蹈矩"的典故里演绎文明秩序的构建密码。当我们拨开时光的帷幕,会发现"蹈"字早已突破舞蹈的具象框架,在语言疆域中完成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巡演。

舞蹈的蹈还可以组啥词语

蹈厉:进取之姿

在《礼记》记载的武舞中,"发扬蹈厉"四字如金石铿锵,将军事操演与精神淬炼熔铸一体。这个诞生于青铜时代的词语,让"蹈"字挣脱了柔美窠臼,在甲骨文的刀刻痕迹里,我们仿佛看见先民们顿足振臂、蓄势待发的雄姿。当"蹈厉奋发"成为励志箴言,足尖的起落便化作奋进的节拍,激励着世代文人志士在困厄中踏出前进的足迹。

蹈袭:传承之径

看似保守的"蹈袭"二字,实则是文明火种传递的密码。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批判的"蹈袭故常",恰从反面印证了传统力量的强大惯性。就像敦煌壁画中代代相承的飞天舞姿,每个模仿的动作都在续写文化基因。但真正的传承者深谙"袭古而不泥古"的智慧,如同梅兰芳在传统程式中的创新,让"蹈袭"成为连接古今的艺术桥梁。

蹈海:决绝之志

当文天祥在《正气歌》里写下"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时,"蹈海"已升华为民族气节的精神图腾。这个源自鲁仲连"宁蹈东海而死"的典故,将地理意义上的海域转化为精神世界的界碑。近代梁启超将"蹈海"意象注入维新思想,使这个悲壮词汇焕发出救亡图存的时代强音。

蹈虚:哲思之喻

在庄子"足蹑清风,心游太虚"的逍遥境界里,"蹈虚"完成了从形体动作到思维跃升的蜕变。魏晋名士们广袖博带、扪虱清谈时,足尖似乎始终悬浮在现实与理想的交界处。这种形而上的蹈履方式,在苏轼"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词句中达到美学巅峰,让中国文人的精神行走始终保持着诗意的轻盈。

蹈矩:秩序之美

紫禁城严整的中轴线,暗合着"蹈矩践墨"的礼制密码。当朱熹强调"学者须是革面革心,一齐蹈规矩中来","蹈"字便成为道德修行的具象化表达。这种对秩序的尊崇在戏曲舞台上尤为明显,生旦净丑的每步台步都丈量着千年礼法的尺度,就连即兴的"亮相"也必落于锣鼓经的节拍之上。

这位穿越时空的语言舞者,用不同的组词方式在文化肌理上留下深浅各异的足印。从武者的雄健到文人的超逸,从对传统的恪守到对桎梏的突破,"蹈"字始终保持着动态平衡的美感。它提醒着我们:文明正是在这种继承与创新、规范与自由的辩证舞步中,完成着生生不息的演进。当我们重新凝视这些由"蹈"字编织的语义网络,实际上是在解码一个民族集体记忆的基因图谱。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原文链接:https://www.6g9.cn/bkkp/dd0f8Az5SU1hQBg.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知妳网是一个专注于知识成长与生活品质的温暖社区,致力于提供情感共鸣、实用资讯与贴心服务。在这里,妳可以找到相关的知识、专业的建议,以及提升自我的优质内容。无论是职场困惑、情感心事,还是时尚美妆、健康生活,知妳网都能精准匹配妳的需求,陪伴妳的每一步成长。因为懂妳,所以更贴心——知妳网,做妳最知心的伙伴!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知妳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0.0417秒, 内存占用1.7 MB, 访问数据库1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