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ETC覆盖率超过80%的今天,仍有部分收费员保持着"慢动作"工作模式。就像被按下0.5倍速播放的录像,找零时的反复清点、设备操作时的迟疑停顿,让本应30秒完成的交易拖延至2分钟。某收费站高峰期排队超过20分钟的监控录像里,收费员手忙脚乱整理票据的身影,与旁边ETC车道飞驰而过的车辆形成刺眼对比。
请缴费""下一位"——这种机械化的服务用语,让收费窗口仿佛变成了自动贩卖机的投币口。当遇到外地司机询问路线时,有些收费员就像卡壳的导航仪,只会重复"前方直行"的固定句式。更有个别工作人员把个人情绪带进服务,皱眉撇嘴的表情通过收费亭的玻璃窗被无限放大,让原本温馨的"旅途服务站"变成了冷冰冰的"过路收费站"。
在日均处理2000辆车的重复劳动中,收费员的微笑逐渐凝固成面具。就像被设定闹钟的玩偶,每到整点就机械地转动脖颈活动筋骨。某收费站的心理测评显示,68%的职工存在情绪衰竭症状。这种"职业性麻木"不仅降低了服务质量,更让司乘人员产生"花钱买气受"的负面体验,形成恶性循环的服务怪圈。
当移动支付覆盖90%的消费场景,仍有收费员像守护古董般坚持现金交易。某次系统升级后,20%的收费员需要重新学习扫码设备操作,就像刚拿到智能手机的老人,面对新设备时手足无措。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资深员工把"不会用智能系统"当作资历勋章,这种技术抗拒心理正在成为智慧交通建设的隐形路障。
当遇到ETC设备故障或车辆刮蹭时,某些收费员的表现就像突然断电的机器人。去年暴雨导致系统瘫痪的案例中,38%的收费员只会反复重启电脑,却不懂启动人工应急通道。这种预案执行能力的缺失,常常让小故障演变成大拥堵,让高速公路变成露天停车场。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