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益阳资阳区的街道上少了些往日的喧闹,取而代之的是井然有序的防疫节奏。据最新通报,该区新增本土确诊病例连续3天保持个位数增长,部分重点区域已逐步解除封控,但社会面防控仍保持“严”字当头。在这场与病毒赛跑的战役中,资阳区正用精准施策和全民配合,为城市筑起一道“防护墙”。
资阳区本轮疫情始于10月初,高峰时期单日新增曾突破20例。随着流调提速和区域核酸筛查的密集开展,近一周新增病例数明显回落。疾控专家分析,这得益于“以快制快”的策略——发现一例、围住一片,封控区核酸检测频次从48小时缩短至24小时。目前,全区90%的病例集中在已划定的5个中风险区,外溢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小区门口的拆了,但门口的志愿者还在。”家住汽车路街道的刘女士感慨道。11月1日起,连续7天无新增的3个社区率先解封,商超、药店在限流50%的条件下恢复营业。值得注意的是,解封区域仍实行“出入证+健康码+核酸证明”三重核验,菜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则采用分时段预约制,确保解封不解防。
在长春东路的保供仓库里,成箱的蔬菜正被搬上印有“资阳抗疫专送”的货车。通过“线上订购+无接触配送”覆盖全域,日均配送生活包超1.2万份。针对独居老人、孕产妇等特殊群体,社区网格员每日电话问需,并建立“绿色通道”优先保障药品、母婴用品。一位配送员形容自己的工作:“我们像城市的毛细血管,要把养分送到每个角落。”
在资阳体育馆的方舱接种点,60岁以上老人的队伍排成了长龙。为应对秋冬季疫情反弹,全区启动加强针“十日攻坚”,流动接种车开进37个行政村,对行动不便者提供。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全区加强针接种率已达82%,80岁以上老人首针接种率较上月提升15个百分点。
疫情下的资阳街头,既有坚守岗位的“大白”在核酸亭搓手取暖,也有少年宫老师通过直播带居家孩子跳健身操。在社交媒体上,“晒物资包”“阳台音乐会”成为热门话题。一位经营早餐店的老板在封控期间主动将店铺改为志愿者休息站,他说:“炉火熄了可以再点,人心暖了才能扛过寒冬。”
从数据下降曲线到市井升腾的烟火气,资阳区用科学防控与人文关怀的双重答卷,诠释着“动态清零”的深刻内涵。这场战役尚未结束,但每一个佩戴口罩的市民、每一盏深夜未熄的流调办公室的灯,都在诉说着同一个信念:只要守护的力量持续凝聚,春天的脚步终将踏破疫情的坚冰。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