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丧葬习俗中,骨灰下葬的忌讳日子因地域和文化差异有所不同,但普遍被认为最需避开的三个日子如下:

一、农历七月(鬼月)
忌讳原因:农历七月被称为“鬼月”,尤其是七月十五中元节,民间认为此时阴气最重,鬼门关开,亡灵游荡。此时下葬可能被认为会招致不吉,或干扰逝者安宁。
建议:通常选择避开整个农历七月,若不得已,需请专业人士择吉时。
二、三娘煞日
具体日期:每月农历初三、初七、十三、十八、廿二、廿七。
忌讳原因:传说三娘与月老作对,专破坏喜事、丧事等重大活动。这些日子下葬可能被视为冲犯神灵,影响家族运势。
化解方法:若无法避开,需结合逝者生辰八字及风水师建议调整。
三、四离四绝日
具体日期: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前一天,合称“四离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为“四绝日”。
忌讳原因:传统认为这些日子天地气场不稳,阴阳交替混乱,不宜进行丧葬、婚嫁等大事,恐招灾祸。
替代方案:选择节气后的“黄道吉日”为宜。
其他需注意的忌讳
1. 重丧日:指可能引发家族再次丧事的日子,需根据逝者生肖和农历推算。
2. 冲煞日:与逝者生肖或家属生辰相冲的日子。
3. 逝者生日、祭日:部分地区认为这些日子下葬会加重哀伤之气。
建议
下葬日期应结合逝者生辰八字、家属生肖及风水师指导,选择“黄道吉日”。
不同地区习俗差异较大,务必尊重地方传统或咨询当地专业人士。
希望逝者安息,生者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