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偏概全”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logical fallacy),属于非形式谬误的一种。在逻辑学和批判性思维中,它通常被称为“草率概括”(Hasty Generalization)或“以偏概全谬误”(Fallacy of Unrepresentative Sample)。
指仅根据少数不具代表性的案例(或片面观察)得出一个普遍性的结论,而忽略了更全面的信息或证据,从而导致推理错误。
1. 样本不足:用极少数例子(甚至单一案例)推断整体规律。
例: “我遇到的三个北京人都很傲慢,所以北京人全都素质差。”(用个别案例概括整个群体)
2. 忽略多样性:未考虑群体内部的差异或例外情况。
例: “某品牌手机有一次质量问题,所以这个品牌所有产品都不靠谱。”
3. 选择性数据:刻意选择支持自己观点的案例,回避反例。
例: “我抽烟几十年也没得肺癌,所以吸烟无害。”(忽略医学统计数据)
1. 日常生活:形成刻板印象(如地域歧视、性别偏见)。
2. 学术研究:若样本量不足或抽样不科学,结论可能无效。
3. 媒体与舆论:通过片面报道煽动情绪,误导公众认知。
“以偏概全”是一种因片面认知导致错误结论的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强调通过理性检验和充分证据来规避这种谬误。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