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喷漆是一种罐装气溶胶涂料,通常由颜料、树脂、溶剂和推进剂组成。它通过按压喷头直接喷涂,操作便捷,常用于小面积修补、DIY手工、模型涂装等领域。常见的类型包括丙烯酸漆、硝基漆(快干漆)、环氧树脂漆等。
“咬漆”是指喷涂新漆时,新漆中的溶剂溶解或侵蚀了底层原有漆面,导致底层漆起皱、起泡、脱落等现象。主要原因如下:
自喷漆(尤其是硝基漆)通常含有强溶剂(如丙酮、二甲苯等)。当喷涂到未完全干燥的旧漆层(如油性漆、醇酸漆)时,这些溶剂会渗透到底层,溶解旧漆的树脂成分,造成表面不平整。
不同体系的油漆可能发生化学反应:
若旧漆未彻底干燥(尤其厚涂时),新漆的溶剂会渗入并破坏未固化的底层。
一次性喷涂过厚或高湿度环境下,溶剂挥发慢,长时间接触底层漆面,加剧侵蚀。
1. 充分干燥旧漆层:确保旧漆完全固化(油性漆需24小时以上)。
2. 打磨隔离:旧漆表面轻打磨并清洁,必要时涂底漆隔离。
3. 测试兼容性:在小面积试喷,观察反应。
4. 薄涂多层:每次喷涂薄层,待表干后再喷下一层。
5. 选择兼容漆料:新旧漆尽量同体系(如旧漆为水性,新漆也选水性)。
1. 打磨受损区域至平整。
2. 清洁后重新喷涂底漆,再上色漆。
自喷漆的便捷性使其广受欢迎,但需注意材料兼容性和操作规范,以避免咬漆问题。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