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像一位低调的调茶师,专注地搅拌着手中那杯经典波霸奶茶,却鲜少主动提及自己庞大的「家族成员」。来自中国台湾的「一点点」,凭借简约门店与高性价比策略,在奶茶江湖中稳坐中端市场宝座。鲜为人知的是,这个茶饮界「优等生」背后,还藏着一个层次分明的品牌矩阵——从高端线「KOI Thé」到平价副牌「50岚」,再到跨界合作的联名款,共同织就了一张覆盖不同消费场景的生意网。
当消费者举着印有金色鲤鱼的杯身*时,他们其实正触碰着「一点点」品牌金字塔的尖顶。创立于2006年的KOI Thé,用24K金箔奶茶与现萃茶吧台,精准注重仪式感的高端客群。这个在新加坡日均卖出8000杯的奢侈品牌,巧妙运用「黄金珍珠」视觉符号与法式甜点搭配策略,将客单价拉升到35-50元区间。有趣的是,其门店选址常与一点点保持「看得见但够不着」的距离,既共享供应链又避免直接竞争。
在三四线城市的街角,褪色招牌上的「50岚」三个字仍在默默发光。这个诞生于1994年的初代品牌,用6-12元的定价锚定学生党和打工族。与一点点强调的「手作感」不同,50岚的操作台更像是精密仪器——预调茶汤、标准化糖浆、自动封口机,在保证70秒出杯速度的创造出独特的工业美学。值得注意的是,两个品牌共用着85%的原料供应商,却在包装上刻意制造差异:50岚的杯身永远印着复古漫画,而一点点则坚持极简线条。
当故宫文创月饼遇上珍珠奶茶,这个看似疯狂的组合在「一点点实验室」里变成了现实。品牌专门设立跨界部门,每年推出12-15个限定系列:与敦煌研究院合作的飞天主题杯套,和电竞战队联名的能量爆爆珠,甚至联合香水品牌推出「可以喝的栀子花香」。这些平均存活周期28天的快闪产品,不仅贡献了15%的年销售额,更巧妙地将「经典款引流+限定款造势」的商业模式玩出花样。
在云南普洱的云雾山中,2.7万亩有机茶园藏着品牌矩阵的真正命脉。通过建立垂直供应链,各子品牌共享着同一套「茶叶分级系统」:头春嫩芽专供KOI Thé的手冲茶系列,二采茶叶制成一点点的四季春茶底,老叶则转化为50岚的袋泡茶伴手礼。这种「一叶三吃」的智慧,让整体原料损耗率控制在惊人的3.8%,相比行业均值降低了11个百分点。
藏在杯底的商业密码
从KOI Thé杯沿的金箔到50岚杯底的漫画,这个奶茶家族的每个成员都在讲述不同的消费故事。当竞争对手还在纠结单品爆款时,一点点早已用「品牌分层+供应链协同+场景覆盖」的三重奏,谱写出茶饮行业少见的生态协奏曲。这或许解释了为何在奶茶店平均寿命仅18个月的残酷市场,这个品牌矩阵能持续二十年保持活力——毕竟,懂得让每个价格带都有「自己人」的商业体,永远不会真正被市场抛弃。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