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力学
1. 运动与力

速度公式:( v = frac{s}{t} )(匀速直线运动)
惯性: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属性(只与质量有关)。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形变。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二力平衡条件:等大、反向、共线、同一物体。
2. 压强与浮力
压强公式:( p = frac{F}{S} )(单位:帕斯卡Pa)。
液体压强:( p = rho gh )(与深度和液体密度有关)。
阿基米德原理:( F_{
ext{浮}} = rho_{
ext{液}} g V_{
ext{排}} )。
浮沉条件:( F_{
ext{浮}} > G )(上浮);( F_{
ext{浮}} = G )(悬浮或漂浮)。
3. 简单机械
杠杆平衡条件:( F_1 cdot L_1 = F_2 cdot L_2 )。
滑轮组:省力倍数由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决定。
机械效率:( eta = frac{W_{
ext{有用}}}{W_{
ext{总}}}
imes 100% )。
4. 功与功率
功的计算:( W = F cdot s cdot cos
heta )(单位:焦耳J)。
功率公式:( P = frac{W}{t} = F cdot v )(单位:瓦特W)。
二、热学
1. 物态变化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汽化(蒸发/沸腾)、液化、升华、凝华。
晶体熔化特点:温度保持不变(熔点)。
2. 内能与热传递
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等效性)。
比热容:( Q = cmDelta t )(水的比热容大,调节气温)。
热机效率:( eta = frac{W_{
ext{有用}}}{Q_{
ext{燃料}}}
imes 100% )。
三、光学
1. 光的反射与折射
反射定律:入射角=反射角,三线共面。
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入射角。
凸透镜成像规律:
( u > 2f ): 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
( f < u < 2f ): 倒立放大实像(投影仪);
( u < f ): 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
四、电学与电磁学
1. 电路基础
欧姆定律:( I = frac{U}{R} )。
串联电路:电流相等,总电压=各用电器电压之和。
并联电路:电压相等,总电流=各支路电流之和。
2. 电功率
电功率公式:( P = UI = frac{U^2}{R} = I^2 R )。
焦耳定律(电热):( Q = I^2 R t )。
3. 家庭电路与安全
火线、零线、地线的作用;保险丝接火线。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4. 电磁现象
电流磁效应(奥斯特实验):电生磁。
电动机原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能→机械能)。
发电机原理:电磁感应(机械能→电能)。
五、能源与声学
1. 能源分类
一次能源(太阳能、化石能源)与二次能源(电能);
可再生能源(风能、水能)与不可再生能源(煤、石油)。
2. 声现象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音调(频率)、响度(振幅)、音色(材料结构)。
噪声控制:声源处减弱、传播中减弱、人耳处减弱。
六、实验与计算高频考点
1. 实验题重点
测量物质密度(天平+量筒);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伏安法测电阻/电功率;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2. 计算题高频公式
速度、密度、压强、浮力、欧姆定律、电功率、热量计算。
七、易错提醒
1. 单位换算(如1m²=10⁴cm²);
2. 受力分析时漏力或多力(如浮力、摩擦力);
3. 电路故障判断(短路/断路);
4. 凸透镜成像规律动态分析(物距变化对像的影响)。
复习建议
1. 梳理框架:按模块整理知识点,画思维导图。
2. 强化实验:掌握实验步骤、数据分析和结论推导。
3. 精练真题:针对本地中考真题训练,总结题型规律。
4. 错题复盘:整理错题本,分析错误原因(公式记错/审题不清)。
系统复习后,结合模拟卷查漏补缺,预祝中考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