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春,全球汽车界被一纸收购协议搅动风云——中国吉利集团宣布斥资90亿美元收购戴姆勒股份,这场跨国联姻让世界瞠目。但这场交易究竟是蛇吞象的豪赌,还是精心设计的战略布局?真相远比表面更耐人寻味。
这场震动行业的"求婚"始于2017年深秋。当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带着现金敲开戴姆勒总部大门时,德国人正被柴油门丑闻缠身。就像暗恋者抓住心上人最脆弱的时刻,吉利精准捕捉了戴姆勒股价低谷期。但德国《明镜周刊》随后爆料称,戴姆勒董事会曾集体拒绝吉利的橄榄枝,这让收购案蒙上神秘面纱。
交易最终以"曲线入股"方式达成。吉利并未直接收购奔驰品牌,而是通过二级市场购得戴姆勒9.69%的股权,成为这家百年车企的最大单一股东。这如同在婚姻登记处选择了"财产共有"而非"全权接管",既保全了德国人的尊严,又实现了资本渗透。90亿美元的天价,相当于当时吉利市值的1.5倍,这份聘礼的分量令人咋舌。
奔驰的星辉标志在吉利眼中,是打开全球市场的金钥匙。通过这桩"豪门联姻",吉利不仅获得了混合动力技术专利,更在自动驾驶领域插上旗帜。而戴姆勒则看中中国这个"黄金市场",渴望借助吉利的本土渠道化解排放危机。就像两位舞者在探戈中交换领舞权,这场交易暗含微妙的权力平衡。
收购案犹如投入池塘的巨石,涟漪波及整个汽车界。特斯拉股价应声下跌2.3%,宝马连夜召开紧急会议,中国车企集体陷入"技术焦虑"。咨询公司罗兰贝格的数据显示,交易后全球汽车股估值体系发生微妙偏移,资本市场开始用新眼光审视中国车企的估值逻辑。
联姻三年后,现实考验接踵而至。吉利始终未能进入戴姆勒董事会,就像住在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2020年疫情冲击下,戴姆勒股价较收购时下跌23%,90亿美元投资一度缩水至69亿。但吉利展现出东方资本的韧性,通过联合开发电动*art车型,在夹缝中开辟出新赛道。
这场跨文化并购如同汽车界的《傲慢与偏见》,打破了"西方技术输出、东方市场换技术"的传统剧本。它证明了中国资本已具备参与顶级商业博弈的能力,但真正的融合远非股权比例可以衡量。当汽车工业迎来百年变局,这场收购的价值或许要在十年后才能完全显现——就像醇酒,需要时间才能品出真味。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