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宝鸡市小升初考试落下帷幕,全市近3万名小学毕业生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的成绩单。数据显示,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平均分较2020年小幅提升,优秀率(85分以上)占比达42%,但学科间差距依然明显,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仍待破解。这场考试不仅为初中招生提供了依据,也为区域教育发展留下了思考空间。
今年宝鸡市小升初考试总平均分为278分(满分360分),较去年增长2.3%。其中,语文平均分达92分,创近五年新高,反映出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的成效;数学平均分83分,与去年持平,但高分段(95分以上)人数减少5%,暴露部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短板;英语平均分103分,成为拉高总分的主力,口语和听力题得分率提升显著。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成绩的稳定性得益于“双减”政策下课堂效率的提升,但学科间的不平衡仍需关注。
成绩单上最刺眼的对比,来自城乡差距。市区重点小学英语平均分达112分,而部分乡镇学校仅为89分,甚至出现整班无一人听力满分的情况。某县教育局坦言:“乡村学校缺乏专业英语教师,外教进课堂的覆盖率不足10%。”市区学生课外阅读量年均35本,远超乡镇学生的12本,语文作文的素材丰富度差异直接体现在得分上。这种差距不仅关乎分数,更折射出教育公平的深层矛盾。
2021年是宝鸡市全面推行“摇号入学”的第二年。数据显示,优质初中对口小学的成绩波动小于往年,家长“冲刺名校”的焦虑有所缓解。一名家长受访时说:“不必再逼孩子刷题争排名,反而更重视基础了。”与此“双减”政策初见成效:参加课外培训的学生比例从75%降至48%,但部分家庭转向“一对一私教”,隐形教育负担仍在滋生。如何在减负与质量间找到平衡,成为新课题。
成绩背后,是一群孩子的真实状态。某校心理教师透露,考试后出现焦虑症状的学生占比达18%,较去年上升4个百分点。“有些孩子因为数学没考到90分,哭着说‘上不了好初中人生就完了’。”更值得警惕的是,乡镇学生因成绩不理想产生的自卑心理,可能影响其初中阶段的积极性。教育不该只是冰冷的分数,如何让评价体系更包容,需要全社会共同探索。
成绩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宝鸡市2021小升初成绩单,既展现了教育改革的成果,也暴露出资源分配、评价机制等深层问题。它像一面镜子,照见学生的努力与局限,也映出教育生态的进步与阵痛。未来,唯有持续推进资源均衡、优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才能让每个孩子在这场人生初考中,真正收获成长的底气与希望。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