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戴河新区迎来新一轮人事调整"换血",这份带着组织温度与战略考量的任免通知书,如同给蓄势待发的航船更换了更精密的导航系统。本次调整涉及管委会副主任、文旅局等关键岗位,既有深耕基层的"老将"留任,也有城市规划专业的"新锐"履新,折射出打造国家级康养旅游示范区的深层布局。
此次人事调整绝非简单岗位轮换,而是紧扣"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的发展纲领。新上任的文旅局负责人张涛,曾主导阿那亚戏剧节等知名IP运营,其任命印证了"用专业人做专业事"的用人导向。统计数据显示,新任干部中具备城市规划相关专业背景者占比达65%,较上届提升20个百分点,精准对应新区建设国际生命健康城的战略定位。
在年轻干部挑大梁的负责海洋资源管理的李建国副主任继续留任。这位被渔民称为"活海图"的老将,掌握着40年来海岸线变化的完整数据,其续任确保了生态保护政策的延续性。这种"70后掌舵+80后扬帆"的梯队结构,既保留了经验沉淀,又注入了创新动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组织生态。
引人注目的是规划建设局新晋副局长王璐的任命,这位曾参与雄安新区智慧城市设计的工程师,将牵头建立"京津研发+北戴河转化"的协同机制。其主导搭建的数字化沙盘系统,已实现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的实时数据共享,标志着京津冀人才走廊进入实质操作阶段。
新任行政审批局局长陈颖带来的"云窗口"改革方案,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2小时。这个戴着圆框眼镜的"改革派",正用区块链技术重构服务流程,让"盖不完的章、跑不完的腿"成为历史。配套推出的"企业服务专员"制度,让每个重点项目都有专属的"政务管家"贴身服务。
在人事布局中,纪检监察岗位首次实现100%法律专业配置。新任监察审计局局长周正带来的"廉政体检"机制,将工程招标、土地出让等高风险环节纳入动态监测。如同给权力运行装上"行车记录仪",通过数据留痕实现全过程监督,让"既干事又干净"成为新常态。
这场静水深流的人事变革,恰似给北戴河新区更换了更具活力的"心脏起搏器"。当专业型干部遇上战略型舞台,当创新思维碰撞千年海岸线,一个"让候鸟人才变留鸟专家"的发展磁场正在形成。这些带着新时代印记的履职者,正用各自的专业画笔,在渤海湾畔勾勒着高质量发展的工笔画卷。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