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 质点与参考系

质点:理想化模型(有质量无大小)
参考系:描述运动的基准(默认以地面为参考系)
2. 位移、路程、速度与加速度
位移(矢量):初位置→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路程(标量):实际路径长度
平均速度:( v = frac{Delta x}{Delta t} )
瞬时速度: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加速度:( a = frac{Delta v}{Delta t} )(方向与速度变化方向一致)
3. 运动图像
( x-t )图像:斜率表示速度
( v-t )图像:斜率表示加速度,面积表示位移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1. 基本公式
速度公式:( v = v_0 + at )
位移公式:( x = v_0 t + frac{1}{2}at^2 )
速度位移关系:( v^2
v_0^2 = 2ax )
2. 特殊运动
自由落体:( v = gt ), ( h = frac{1}{2}gt^2 )
竖直上抛:对称性(上升时间=下落时间)
3. 实验:打点计时器
计算瞬时速度:( v = frac{Delta x}{Delta t} )
计算加速度:逐差法 ( a = frac{(x_4 + x_5 + x_6)
(x_1 + x_2 + x_3)}{9T^2} )
第三章 相互作用
1. 力的分类
重力:( G = mg )(方向竖直向下)
弹力:胡克定律 ( F = kx )
摩擦力:静摩擦(0 < ( f leq mu_s N )),滑动摩擦 ( f = mu_k N )
2. 力的合成与分解
平行四边形定则
正交分解法:( F_x = Fcos
heta ), ( F_y = Fsin
heta )
3. 共点力平衡
平衡条件:( sum F_x = 0 ), ( sum F_y = 0 )
应用:斜面物体受力、悬挂问题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三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第二定律:( F_{合} = ma )
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 动力学问题解题步骤
确定研究对象
受力分析(画受力图)
列牛顿方程
解方程组
3. 典型模型
连接体问题(整体法与隔离法)
传送带模型(静摩擦与滑动摩擦转换)
超重与失重:( N = m(g pm a) )
实验专题
1.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控制变量法
( a-F )图像(斜率=1/m)
( a-1/m )图像(斜率=F)
2.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等效替代法
误差分析(弹簧测力计校准、角度测量)
核心思维导图分支
1. 矢量与标量区分
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力
标量:路程、时间、质量
2. 国际单位制(SI)
基本单位:米(m)、千克(kg)、秒(s)
3. 解题技巧
图像法(斜率、面积、交点分析)
极限法(判断临界条件)
建议:用中心主题(必修一物理)向外辐射各章节,每个章节用不同颜色标注,关键公式用方框突出,实验部分用图标标记。可以结合典型例题作为案例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