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浪潮中,有这样一位掌舵者:他以通信工程专业出身的扎实功底,在基层岗位磨砺十八载,最终带领江苏移动实现5G基站数量突破12万座,服务超6000万用户。从技术员到省级通信企业掌门人,周毅用奋斗足迹诠释着通信人的使命担当,更以创新思维推动传统运营商向智慧服务商转型,在长三角这片热土上书写着通信行业的时代答卷。
1998年南京邮电大学的,开启了周毅与通信行业的不解之缘。在常州移动担任网络优化工程师期间,他主导的"蜂窝网络动态负载均衡系统"研发,使当地通话掉线率下降60%,这项成果后来被收录进原信息产业部技术案例库。正是这种既懂技术又善管理的复合型特质,让他在历任苏州分公司总经理、省公司网络部总监等职务中,始终保持着对行业脉搏的精准把握。
5G不是炫技,而要成为产业升级的毛细血管。"在周毅主导下,江苏移动率先建成全国首个5G+智能电网示范区,让电力巡检效率提升3倍;与徐工集团共建的5G全连接工厂,使工程机械生产线综合能耗降低18%。如今,超过2000家制造企业与江苏移动建立数字化转型合作,这种"通信企业搭台,实体经济唱戏"的模式,已成为工信部推广的标杆案例。
走进江苏移动总部,每位员工的工牌背面都印着"三个追问":我的工作能为用户创造什么价值?现有流程是否存在冗余环节?技术创新是否解决了真实痛点?这种用户导向的管理理念,让企业投诉处理时长从48小时压缩至6小时,客户满意度连续五年保持行业首位。周毅常说:"运营商要像水一样渗透到社会肌理中,既要承载万物互联,更要滋养民生温度。
在洪泽湖畔的渔村,70岁的张大爷通过移动5G网络把螃蟹卖到了直播间;大别山深处的教学点,孩子们透过"云课堂"与南京名师实时互动。周毅力主将年度利润的3%投入"信息惠农工程",三年间新建4G/5G基站5800个,为226个偏远村庄架起信息高速路。当台风"烟花"袭击江苏时,他亲自带领120支应急通信队,在积水中肩扛设备保障网络畅通。
翻开周毅的荣誉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通信产业年度人物"等称号熠熠生辉,但更值得关注的是他主导制定的《智慧城市通信基础设施标准》,现已成为行业通用规范。在2023世界5G大会上,他关于"算力网络国家化"的演讲引发强烈共鸣,提出的"东数西算"协同方案被纳入新基建战略规划,真正实现了从企业管理者到行业领航者的跨越。
这位戴着无框眼镜的通信老将,始终保持着理工科人特有的严谨:办公室墙上悬挂的全省网络拓扑图,每个节点都标注着实时运行数据;案头摆放的《通信技术演进*》里,密密麻麻的批注记录着行业思考。从2G时代的追赶者到5G时代的规则制定者,周毅用25年职业生涯证明,通信运营商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基站数量,而在于如何让技术带着人文温度流淌进每个角落。正如他给新员工的寄语:"我们铺就的是光缆,连接的是人心,创造的是未来。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