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业单位编制(已较少见)
改革背景:2010年后,全国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绝大多数高速公路运营单位转制为企业
现存特例:极少数早期入职人员可能保留事业编,但基本不再新增
管理现状:目前全国约97%的高速公路由企业化主体运营
2. 国有企业正式工
主要形式:多数收费员与省属交投集团、高速公路公司签订劳动合同
用工特点:
签订长期或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享受"五险二金"(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
薪酬体系按国企标准执行
晋升通道包含技术岗(收费稽查)和管理岗
3. 劳务派遣用工
常见形式:约占行业用工总量的30%-40%
待遇差异:
通过第三方劳务公司签订合同
薪酬福利通常低于正式员工20%-30%
职业发展空间有限
4. 行业发展趋势
智能化冲击:ETC覆盖率已达85%,部分省份收费员数量5年内减少超60%
转型方向:现有人员逐步转向路网监控、应急救援、客服咨询等岗位
核查建议:
1. 查看劳动合同签订主体(是否直签国企)

2. 确认社保公积金缴纳单位性质
3. 了解当地交投集团最新招聘公告
4. 咨询单位人力资源部门薪酬体系
当前行业整体呈现"去编制化"趋势,建议重点关注企业的性质(是否省属国企)、劳动合同类型以及福利保障体系,这些比传统意义上的"编制"更能反映岗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