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殿前的供桌从不铺陈山珍海味,青瓷盘里盛着的是最本真的食材。新蒸的糯米糕泛着竹叶清香,手作芝麻糖块折射出琥珀光泽,这些朴素茶点凝结着制作者的专注心意。曾有老居士分享,某年用自家晒的龙眼干供奉,竟在闭目诵经时闻到隐约果香,仿佛菩萨以这种方式接纳了这份带着阳光温度的供养。
挑选供果时,人们常循"圆、净、吉"三原则。*的苹果暗合"圆满"之愿,金桔谐音"吉祥",而剥开如莲花瓣的橘子,则让人联想到菩萨座下莲台。在闽南地区,信众会将菠萝蜜剖开展现金黄果肉,取其"千子同房"的意象,寄托对众生得度的祈愿。这些水果经清水涤净后,表皮泛着晶莹水珠,宛若菩萨手中明珠照亮幽冥。
供桌中央必置青铜莲花灯盏,跳动的烛火映照着地藏金身。有位常年守塔的僧人告诉我,深夜添灯油时,常见飞蛾循光而来却避开火焰,这恰似菩萨度化众生时的智慧——既要点亮光明,又要护持脆弱生灵。檀香缭绕间,三支线香化作通天云梯,将人间祈愿送达觉岸。
恰逢初秋的菩萨诞辰,供盘里常出现带着白霜的柿饼。有位农妇曾将自家梨园最早成熟的秋月梨供于佛前,次日竟在梨核处发现天然形成的卍字纹。这种顺应节气的供奉方式,暗合地藏菩萨"安忍不动如大地"的修行真谛,提醒众生在四季轮回中体悟佛法。
最动人的供养往往不在供桌之上。有居士在菩萨像前供过一捧湿润的泥土,那是他从母亲坟头带回的;也有孩童认真摆放自己舍不得吃的麦芽糖,说"菩萨吃了糖,超度亡魂时会更温柔"。这些超越形式的供养,恰如《地藏经》所言:"起心动念,无不是业",真挚心意才是最好的香华供养。
供桌上的清水终将蒸发,果品亦会腐坏,但那份对众生的悲悯情怀,却在地藏菩萨的注视下化作永恒。当我们以清净心摆上供品时,何尝不是在擦拭自己蒙尘的心镜?那一盏不灭的明灯,既是为幽冥众生指路,更是照亮我们内心的慈悲火种。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