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巴山脉的怀抱中,有一座以道教文化闻名的山城——紫阳,它隶属于陕西省安康市,坐落在汉江上游的南岸。这座因道教南派创始人张伯端(号紫阳真人)得名的县城,如同缀在秦岭褶皱间的碧玉,用2000多年的时光沉淀出独特的气质。当晨曦穿透缭绕的云雾,这座城便会向世界展示它作为"陕西南大门"的别样风采。
紫阳的地理定位堪称自然界的精准导航。它位于东经108°06'-108°43'、北纬32°08'-32°49'之间,地处陕西省最南端,像一只伸向川渝的臂膀。北依巍峨秦岭,南枕巴山余脉,汉江如银链般纵贯全境,与任河、汝河等支流编织成密布的水网。这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用海拔290米至1301米的高低落差,构建出立体的生态博物馆。
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在此设立汉中郡治所。明正德七年(1512年),这座见证了楚汉相争的古邑迎来新生,朝廷取道教"紫气东来"的祥瑞之意,正式赐名"紫阳"。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设紫阳厅,民国二年改制为县。历史的年轮里,这里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是汉调二黄的起源地,更是道教南宗传播的圣殿。
郎在对门唱山歌,姐在房中织绫罗..."当这悠扬的紫阳民歌在峡谷间回荡,整个陕南的文化基因都在随之震颤。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紫阳民歌就像山间的溪流,既保留着《诗经》的雅韵,又融合了巴蜀的泼辣。全县23万人口中,近三分之一都是民间歌手,他们的歌喉里藏着秦岭与大巴山的千年对话。
在新时期的考卷上,紫阳正书写着绿色发展的答案。这个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用富硒茶产业托起乡村振兴的希望。襄渝铁路、包茂高速如动脉般穿境而过,昔日的闭塞山城已蜕变为陕南交通枢纽。当光伏电站在山巅闪烁,当智慧茶园在云端生长,古老的道教圣地正演绎着新时代的"天人合一"。
这座藏在秦巴深处的山城,始终保持着对自然与文化的。从张伯端在此著成《悟真篇》,到今天生态茶园里的智慧农业,紫阳用八百平方公里的土地证明:一个县域的成长,既要守护"紫气东来"的文化根脉,更要把握"向阳而生"的时代机遇。当汉江的波光映照着千年文脉,这座陕西南端的山城,仍在续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