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四川行政地图,乐至县恰似镶嵌在成渝直线中段的翡翠。东接安岳,西邻简阳,南抵雁江,北连大英,县域轮廓如同展开双翼的蝴蝶,以1502平方公里的体量承载着83万居民。作为资阳市辖域内最接近成都平原的县域,这里距离天府国际机场仅40分钟车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衔接点。
自北周武帝建德四年(575年)置县以来,乐至的隶属关系历经沧桑变迁。隋唐时期隶属普州,宋元划归潼川府,明清时期随行政体系调整多次易主。直到1998年资阳撤地设市,这座有着1400多年建制史的古县终于安家落户,成为资阳代管的行政单元。县博物馆珍藏的宋代石刻与清代县志,默默见证着这段蜿蜒的归属之路。
在资阳市"一核三区"发展格局中,乐至正书写着独特的产业篇章。作为"中国桑都",这里保存着全省最完整的蚕桑产业链,丝绸产品远销海外;"乐至烧烤"的金字招牌香飘全国,带动餐饮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30亿元。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成渝中线高铁乐至站的建设,这个传统农业县正蜕变为现代物流枢纽,2022年招商引资突破200亿元,增速领跑资阳各区县。
陈毅元帅故里的红色血脉,与漫山遍野的森林绿意在此奇妙共生。县域内36.2%的森林覆盖率孕育着西南最大黑山羊养殖基地,元帅纪念馆每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独特的"田园会客厅"建设模式,让每个乡镇都形成了"一村一品"的文化IP——劳动镇的川剧盔帽、高寺镇的桑葚采摘节、童家镇的荷花迷宫,共同编织出多彩的文化图谱。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中,乐至探索出独具特色的生态经济路径。蟠龙湖国家级湿地公园的候鸟种群数量五年增长三倍,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5万亩,有机莲藕通过欧盟认证出口创汇。这座连续十二年获评全省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的城镇,正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2023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9天,成为成渝双城"后花园"。
在这片充满张力的土地上,乐至县始终以资阳"东进先锋"的姿态破浪前行。从地理版图的精准定位到历史文化的深度开掘,从产业经济的特色发展到生态价值的创新转化,每个维度都在印证:这座千年古县不仅是资阳市域发展的重要拼图,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中的活力细胞。读懂乐至的归属,就是解读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