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TC普及与技术替代

自2019年起,全国大力推广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截至2023年底,ETC使用率已超过70%,许多收费站改为“无人值守”模式,仅保留少量人工车道。
车牌识别、移动支付(如支付宝/微信扫码)等技术进一步减少了对人工收费的需求。
2. 收费员转型方向
转岗安置:部分人员分流至高速公路运维、客服咨询、监控调度、路政管理等岗位。例如,浙江省交通集团曾对数千名收费员进行转岗培训,转向服务区管理或智能设备维护。
政策引导:部分地区通过“高速公路+旅游”“服务区升级”等项目创造新岗位,如文旅推广、新能源车充电站运营等。
自然减员:退休或合同到期后不再续聘,同时严格控制新招聘数量。
3. 行业趋势与就业影响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0-2022年全国高速公路从业人员减少约15%,但智能化运维岗位需求增长30%。
未来收费站或向“少人化”甚至“无人化”发展,但人性化服务(如应急救援、特殊车辆处理)仍需保留部分人员。
小结
收费员并未完全消失,而是随技术进步向高附加值岗位迁移。这一过程体现了交通行业的效率提升,同时也需关注职业再培训和社会保障,确保从业者平稳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