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流不息的高速公路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端坐在岗亭里,无论晨昏雨雪,总是用标准的动作接过通行卡,递出票据,像精密的齿轮般维持着交通动脉的运转。他们是高速公路收费员——看似平凡却不可或缺的"公路守门人"。
收费窗口的工作像被设定好的程序:抬手接卡、扫码确认、收找零钱、点头送行,每个动作必须在5秒内完成。春运高峰期,一位收费员每天经手超过2000辆车,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出残影,还要时刻紧盯屏幕核对车牌信息。有人调侃这是"人形ETC",但收费员比机器更懂得变通:遇到系统故障时,他们能手动计算里程;碰上现金不足的司机,会耐心指导手机支付;甚至能从司机紧皱的眉头里察觉车辆异常,及时提醒检查胎压。
三平方米的岗亭里装着人间百态。夏日的收费亭如同蒸笼,空调外机轰鸣声中,收费员的后背衬衫被汗水浸透;寒冬里戴着露指手套操作键盘,指关节冻得发红。更考验人的是情绪管理:被堵车三小时的司机将怒火发泄在"凭什么收这么多钱"的质问里,醉酒乘客突然扒着窗口说胡话,逃费车辆故意加速冲卡时溅起的泥水扑面而来……收费员们练就了"情绪隔离术",微笑服务标准始终保持在嘴角15度上扬。
当ETC普及率达到90%,曾经30个车道缩减成5个人工窗口。有人担心收费员会被机器取代,但实际情况是:他们从"收钱员"变成了"全能管家"。现在的工作台摆着六块屏幕,既要处理ETC异常扣费,又要帮老人操作智能导航,甚至要给抛锚车辆联系救援。某收费站的小王开发出"方言服务手册",用各地方言说"一路平安";小李考取了急救证书,在司机突发心脏病时抢下黄金四分钟——这些,都是冷冰冰的机器无法替代的温度。
深夜两点,当收费员小张发现某辆货车后轮冒烟时,立即启动应急机制拦停车辆,避免了一场自燃事故。这样的故事在每个收费站都有存档。他们记住常过货车的装载特点,能在超宽车辆入站前调整车道;发现被盗车辆立即联动公安系统;雨雾天气主动提醒司机打开双闪。这些藏在标准流程里的"超额付出",让高速公路真正成为"安全通道"。
永不熄灭的窗口灯光
高速公路收费员如同车流中的萤火虫,用24小时常亮的岗亭灯光编织着流动中国的安全网。当智能设备接管机械劳动,他们正从"收费机器"进化为"公路服务师",用更专业的技能和更温暖的姿态,继续守护着每辆车的归途。这个职业或许不再需要数的"快",但永远需要读懂人心的"慢"——在科技与人文的交界处,他们始终是公路上最可靠的坐标。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