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均千余次的车流,微笑是高速收费员的第一张“通行证”。无论面对急躁的催促、暴雨中的拥堵,还是深夜的疲倦,始终保持“抬手示意、点头问候、双手递卡”的标准动作。一位老收费员曾笑称:“我们的表情管理比演员还专业,但这份‘表演’背后是真心。”比如在节假日高峰期,主动为司机预判路线、提醒ETC余额不足,让服务从“机械应答”升级为“主动关怀”。
收费速度以秒计算,背后是无数次对流程的优化。某收费站曾统计,通过“双手同步操作”(左手找零、右手打票)将单车处理时间缩短0.8秒,单日可减少30分钟车流积压。而ETC特情处理手册的“三步骤口诀”——“一查设备、二核信息、三补流程”,让故障处理效率提升40%。这些细节的打磨,让“快”与“准”成为通行体验的隐形翅膀。
收费员是高速公路的“第一哨兵”。去年某站曾拦截超载货车13次,通过车牌识别系统协助警方追踪涉案车辆2台。更日常的安全细节在于:暴雨天提醒司机开启双闪、为爆胎车辆设置锥形桶警示区、甚至发现乘客未系安全带时的善意提醒。一位司机留言:“你们的一个手势,可能救了一车人的命。”
岗亭内的默契如同精密仪器的齿轮。早晚班交接时,接班者会提前10分钟到岗观察车流;大雾封道期间,全员自动转为“应急编队”,有人疏导车辆,有人烧制姜茶,有人安抚滞留旅客。某次系统故障导致人工收费,4个岗亭的收费员自发形成“接力通道”,用对讲机协调放行节奏,使拥堵长度控制在500米内。
这份工作从未停止进化。年轻收费员在短视频平台学习方言服务技巧,老员工研究心理学书籍以更好应对投诉。某收费站成立“特情案例库”,将“司机突发疾病”“绿通车争议”等48种场景制成模拟题库,月度演练达标率从72%提升至98%。正如一位90后收费员所说:“我们不只是收钱找零,更是在修炼一门与人相处的艺术。”
高速收费员的工作小结,本质是对“平凡岗位如何创造不平凡价值”的持续探索。当每一次抬手问候成为司机的温暖记忆,当每一秒效率提升转化为社会的出行便利,这份职业便超越了简单的交易场景,成为现代交通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人文枢纽。未来,他们将继续以岗亭为舞台,用专业与温度谱写更流畅的出行篇章。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