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知识模块分类
1. 力学(占比约40%)

考点:速度计算、浮力压强综合、杠杆平衡、机械效率
题型:滑轮组计算、液体压强的比较、惯性现象分析
2. 电学(占比约35%)
考点:欧姆定律应用、电功率计算、电路故障分析
典型题:动态电路分析、多档位电器计算、伏安法实验变式
3. 光学(占比约15%)
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折射作图
新趋势:结合生活场景(如眼镜矫正、投影仪原理)
4. 热学与声学(占比约10%)
高频考点:物态变化判断、比热容比较、声音三特性
二、特色题型分析
1. 科普阅读题
结合科技前沿(如5G技术、航天工程)
考查信息提取与物理原理关联能力
2. 创新实验题
实验器材生活化(如用量筒测密度)
非常规方法测物理量(缺器材情况下的实验设计)
3. 跨学科综合
物理+化学:热值计算与燃烧反应
物理+生物:人体中的杠杆原理
三、备考建议
1. 真题使用策略
按模块横向对比:收集不同地区同考点试题,总结命题规律
错题归类:建立力学易错题集(如浮力判断误区)
2. 重点突破方向
电学动态电路:掌握“电源电压恒定”类题的解题模板
力学综合计算:训练多物体、多状态的受力分析能力
3. 资源获取途径
各地教育局官网(如北京、上海考试院)
权威教辅:《五年中考三年模拟》物理分册
在线题库:菁优网、学科网真题专区
建议考生在系统梳理知识网络后,通过分类真题进行专项突破,重点关注实验探究与计算题的规范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