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培训学校不退费

 2025-09-03  阅读 2  评论 0

摘要:报名时笑容满面的课程顾问,退费时突然变成冷面门神;合同上看似规范的条款,关键时刻成了*绊脚石。近年来,教育培训机构退费*频发,某地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教育类投诉中,退费问题占比高达67%

报名时笑容满面的课程顾问,退费时突然变成冷面门神;合同上看似规范的条款,关键时刻成了*绊脚石。近年来,教育培训机构退费*频发,某地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教育类投诉中,退费问题占比高达67%。这串数字背后,是无数学员在"知识付费"时代遭遇的*困境。

投诉培训学校不退费

法律盾牌难破铜墙

《民法典》第563条明确规定,当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时,消费者有权解除合同。但现实中,培训机构常以"特价课程不退""超过30天不退"等自制条款筑起防御工事。北京某*2023年典型案例显示,某机构将退费期限压缩至7天,最终被判无效。法律虽在,执行路上却布满荆棘。

合同陷阱暗藏杀机

密密麻麻的格式合同常成为退费路上的定时。某学员曾遭遇"服务费"条款:报名时承诺的全额退费,在合同细则中变成了需扣除30%服务费。更隐蔽的是"课时冻结费",某在线教育平台在用户停课期间,竟按天收取账户管理费。这些文字游戏,让*者如同踏入雷区。

*成本高如天堑

某上班族为追讨9800元学费,前后拨打12315热线27次,提交材料13份,耗费42天。司法实践中,当争议金额低于5000元时,78%的消费者选择放弃诉讼——律师费可能超过诉求金额。这种"经济理性"的沉默,反成培训机构有恃无恐的底气。

消费意识亟待升级

市场调查显示,仅23%的学员在签约前逐条阅读合同。更多人被"随时退""无忧学"的宣传话术迷惑,直到退费时才惊觉条款陷阱。某宝妈在*群里自嘲:"以为买的是知识,结果购得'教训'"。这种认知落差,折射出消费教育的缺失。

行业痼疾呼唤猛药

预付费模式犹如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某知名机构暴雷前仍在疯狂招生,用新学员的学费填补退费窟窿。监管部门虽然推出资金存管制度,但执行中仍有机构通过关联公司转移资金。这出"空手套白狼"的把戏,亟待更严格的全链条监管破解。

当教育变成生意,诚信不该成为最先被典当的抵押品。消费者需要炼就火眼金睛,监管部门应当挥动法治重锤,行业自身更需刮骨疗毒。毕竟,教育的本质是点亮心灯,而不是在*路上设置重重迷雾。唯有三方合力,才能让"退费难"这个顽疾,不再是求学者心中难以言说的痛。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原文链接:https://www.6g9.cn/qwsh/dd1e6AD5XV1VQDg.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66367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知妳网是一个专注于知识成长与生活品质的温暖社区,致力于提供情感共鸣、实用资讯与贴心服务。在这里,妳可以找到相关的知识、专业的建议,以及提升自我的优质内容。无论是职场困惑、情感心事,还是时尚美妆、健康生活,知妳网都能精准匹配妳的需求,陪伴妳的每一步成长。因为懂妳,所以更贴心——知妳网,做妳最知心的伙伴!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知妳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0.0451秒, 内存占用1.7 MB, 访问数据库1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