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父母爱情》中,江亚菲的泼辣与细腻被演员张龄心演绎得入木三分。这位北京电影学院科班出身的演员,用扎实的演技和低调的作风,将角色从青涩少女到中年女性的蜕变刻画得鲜活可信。她的演艺生涯如同一条暗流涌动的河,表面波澜不惊,内里却蕴藏着对角色深刻的理解与共情。
张龄心的艺术基因仿佛与生俱来。出生于上海文艺世家的她,祖父是著名导演张伐,父亲则是京剧表演艺术家。从小在剧院后台长大的她,耳濡目染间对表演产生了天然亲近。1996年,她以专业课第一的成绩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与赵薇、陈坤成为同窗。这段求学经历不仅打磨了她的基本功,更让她明白:演员需要像海绵一样吸收生活细节。她在学生时代参演的话剧《雷雨》中饰演四凤,就已展现出对复杂角色的把控力。
2014年《父母爱情》的选角堪称神来之笔。导演孔笙在众多试镜者中,一眼相中了张龄心骨子里的倔强气质。为了塑造从13岁到40岁的年龄跨度,她特意观察少女的肢体语言——走路时蹦跳的脚尖、生气时鼓起的腮帮,甚至设计了“边嗑瓜子边怼人”的标志性动作。剧中江亚菲与姑姑德华的对手戏尤为精彩,张龄心用眼神流转传递出从嫌弃到理解的微妙转变。观众们发现,这个看似刁蛮的姑娘,每次望向父亲的眼神里都藏着柔软的星光。
跳出江亚菲的光环,张龄心始终在挑战不同类型的角色。《琅琊榜》中身世凄凉的宫羽,她仅用三场戏就勾勒出隐忍深情的江湖女子形象;《我的前半生》里客串的商场柜姐,短短五分钟的戏份让观众记住了一个市井又真实的打工人。她坦言更偏爱“有缺陷的真实人物”,认为完美角色反而缺乏表演空间。这种选择使她的作品表虽不密集,但每个角色都如精雕的玉器,经得起反复品味。
镜头外的张龄心活得通透洒脱。与导演丈夫扈耀之的婚姻低调得近乎神秘,她笑称“演员应该用角色和观众谈恋爱”。在流量至上的时代,她坚持不参加综艺、不炒作私生活,把时间留给观察市井百态。这种“退半步”的智慧反而成就了她的表演厚度——菜市场里与小贩讨价还价的老太太、地铁上抱着文件打盹的上班族,都成为她塑造角色的灵感源泉。正如她自己所说:“生活才是最好的表演老师。”
近年她在《庭外》中饰演的干练女律师,再次证明驾驭职场女性的能力。更令人惊喜的是,她开始尝试编剧工作,参与创作的家庭剧剧本已进入筹备阶段。这位始终带着学生般求知欲的演员,正在悄然完成从“塑造角色”到“创造故事”的转型。观众有理由期待,她将以更立体的身份继续在影视长河中留下独特印记。
在喧嚣中沉淀真我
张龄心的演艺之路,恰似她钟爱的普洱茶——初尝或许不够浓烈,细品方觉余韵悠长。从江亚菲的灵动到宫羽的隐忍,她用二十年时间证明:真正的演员不需要热搜加持,角色自会替她说话。在这个追逐流量的快时代,她选择用慢功夫打磨演技,这份对艺术的敬畏之心,或许正是观众念念不忘的答案。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