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术论文写作中,注释(Notes)和参考文献(References)的标注需要分开处理,具体方法因格式规范(APA、MLA、Chicago等)而异。以下是通用原则和常见处理方式:
定义:对正文内容的补充说明(如概念解释、数据来源、延伸观点等),通常分为脚注(页面底部)或尾注(全文末尾)。
这一现象在近年研究中得到广泛关注¹。
¹ 作者名, 书名 (出版地: 出版社, 年份), 页码.
² 补充说明性文字,无需文献来源。
定义:论文中直接引用或参考的所有文献来源的完整列表,需独立成章。
研究表明这一理论存在争议(Smith, 2020; Lee & Wang, 2019)。
近期实验验证了这一结论[3,5-7]。
Smith, J. (2020). Title of the Book. Publisher.
Lee, T., & Wang, H. (2019). Article title. Journal Name, 12(3), 45-67.
1. 功能区分
2. 排版位置
3. 格式统一性
正文标注:
这一发现与早期研究结果一致¹,但后续实验提出了不同观点²。
脚注部分:
¹ Robert King, History of Science (New York: Oxford Press, 2015), 120.
² 实验细节参见第3节数据表,可能与测量工具误差有关。
参考文献部分:
King, Robert. History of Science. New York: Oxford Press, 2015.
通过明确区分注释和参考文献的标注逻辑,能有效提升论文的规范性和可读性。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