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水浒传》第二回(以通行本“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为参考)的精彩词句和段落摘录,结合人物描写、场景刻画和语言特色分类整理:
1. 「锦体花绣」(形容史进身上的九条青龙纹身)
2. 「豹头环眼」(刻画王进英武面貌)
3. 「风驰电掣」(描写动作迅猛)
4. 「鹘落秋隼」(比喻身手敏捷)
5. 「掀天揭地」(形容气魄非凡)
6. 「狼心狗行」(批判恶人本性)
7. 「龙盘虎踞」(渲染史家村地势险要)
1. 「那后生就空地当中,把一条棒使得风车儿似转。」
——以比喻写史进武艺纯熟,动作如行云流水。
2. 「王进托地拖了棒便走,那后生抡着棒又赶入来。」
——"托"、"拖"、"抡"、"赶"四字连用,生动展现比武的紧张节奏。
3. 「史进轻舒猿臂,款扭狼腰,只一挟,把陈达摘离了嵌花鞍。」
——"猿臂""狼腰"之喻,突显史进擒敌的矫健之姿。
4. 「心头火起,口角雷鸣,奋八九尺猛兽身躯。」
——夸张手法烘托朱武等人威势,为后文冲突埋下伏笔。
> 「自当日为始,吃了酒食,拴束包裹,撇了枪棒,三人各跨腰刀,提了朴刀,拽扎起,离了史家庄,迤逦取路,望少华山来。」
> ——简洁动词串联动作,展现史进等人决绝赴义的侠气。
> 「陈达骤马挺枪,径奔史进。史进不慌不忙,觑得亲切,只一棒从空劈将下来,却似雷轰电掣,陈达措手不及,被史进一棒打翻。」
> ——"骤""挺""奔""觑""劈"等动词层层递进,画面感极强,凸显史进武艺高强。
> 「朱武道:‘小人等三个累被官司逼迫,不得已上山落草。今见哥哥仗义疏财,特来投托。’史进道:‘既是恁地,且请到庄里说话。’」
> ——语言质朴却暗藏机锋,展现绿林好汉的直率与试探。
1. 白描手法:通过简洁动作描写(如「拖棒便走」「抡棒赶入」)刻画人物心理与武艺高下。
2. 比喻修辞:以「风车」「秋隼」「猛兽」等意象增强画面动态感。
3. 伏笔暗线:史家庄的「龙盘虎踞」地势,暗示后续山寨攻防的激烈。
4. 对比反衬:史进初时的桀骜与拜师后的谦逊形成成长弧光。
附注:以上内容整理自《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00回本。如需具体回目对应,建议核对原著章节标题及内容。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