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词义内涵
该成语形容人因愤怒、焦急或挫败而情绪失控,表现为呼吸急促、言行失态甚至失去理智的状态(如大声吼叫、摔东西等)。这种表现通常被视为缺乏修养或自控能力,带有明显的。
2. 情感倾向
在使用场景中,说话者往往通过这个词表达对他人行为的批评或讽刺。例如:“他被揭穿谎言后气急败坏地摔门而去”,句中暗含对被描述者的不满或嘲笑。
3. 语境关联
该词常与负面事件搭配出现,如失败后的失态、阴谋被揭穿时的慌乱等,强化了其贬义色彩。例如在政治评论、人际冲突描写中,多用于指责对方不够冷静或风度尽失。
4. 对比中性表述
类似含义的中性表达可以是“焦急”或“激动”,而“气急败坏”则通过“败坏”一词强调状态的恶化,暗示行为已超出合理范围,带有道德批判意味。
在使用“气急败坏”时,需注意语境以避免冒犯他人。例如在正式场合或需要保持客观时,可替换为“情绪激动”等中性词汇。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