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准备工作
1. 选择合适的工具

放线架/转盘:使用专用放线架固定光纤线轴,确保线缆释放时自然展开,避免缠绕。
理线器/扎带:用于分段固定光纤,保持线路整齐。
弯曲半径保护套(可选):防止光纤过度弯曲。
2. 规划路径
提前测量距离,规划光纤路径,减少急转弯或交叉。
标注关键点位(如转角、穿墙处),避免临时调整导致混乱。
二、放线操作步骤
1. 固定线轴
将光纤线轴垂直放置在放线架上,确保线缆从线轴顶部顺时针或逆时针自然释放(根据线轴标识方向操作)。
2. 逐段释放
缓慢拉线:匀速拉出光纤,避免猛拉或突然停顿。
旋转线轴配合:边拉线边手动旋转线轴,让线缆自然松脱,避免扭曲。
3. 边放线边整理
分段固定:每释放1-2米,用扎带或理线器临时固定到支架、桥架或墙面上。
保持弯曲半径:光纤弯曲半径需≥10倍线缆直径(如线缆直径3mm,弯曲半径≥30mm)。
4. 处理转角/穿墙
使用导轮或弯管引导光纤通过转角,减少摩擦和扭结。
穿墙时预留保护套管,避免光纤被边缘划伤。
三、关键注意事项
禁止直接拖拽:切勿从线轴上直接拉扯光纤,会导致内部纤芯扭曲。
避免交叉和悬空:悬空部分易晃动缠绕,需及时固定。
测试与标记:放线完成后,用红光笔测试通断,并在线缆两端贴标签,便于后续维护。
四、处理已打结的光纤
1. 不要强行拉扯:可能导致纤芯断裂。
2. 反向解结:顺着打结方向反向缓慢旋转解开。
3. 剪断重接(万不得已时):使用光纤熔接机重新接续,需专业人员操作。
五、维护建议
定期检查:尤其在高振动或温度变化大的环境中。
使用理线槽/架:长期布线时,将光纤收纳于理线槽内,避免外力干扰。
通过以上方法,可大幅降低光纤打结风险,确保信号传输稳定。操作时保持耐心,细致处理每个环节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