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语言生动凝练,人物刻画鲜活,情节跌宕起伏。以下整理部分经典词句段落,供文学鉴赏与写作参考:
1. 翦径(劫道)
例:那汉子道:"你两个是甚么鸟人?来这里做甚么?"(第七回)
解析:方言与江湖黑话的运用,凸显绿林气息。
2. 雪练也似白沫(形容浪花)
例:武松酒力发作,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第二十三回)
解析:比喻生动,画面感极强。
3. 火杂杂(气势汹汹)
例:鲁智深火杂杂地抡起禅杖。(第七回)
解析:叠词强化动作张力。
1. 环境描写
"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卷下一天大雪来。"(第十回)
——林冲风雪山神庙前的雪景铺陈,暗喻命运转折。
2. 人物刻画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第二十三回 武松出场)
——白描手法勾勒英雄气概。
3. 心理独白
"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第三十九回 宋江题反诗)
——直抒胸臆,彰显反叛精神。
"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夸张动作描写凸显神力,奠定""豪侠形象。
"那雪正下得紧...林冲投东走了两个更次,身上单寒,当不过那冷。在雪地里看时,离得草料场远了。"
——"紧"字极简却传神,风雪与命运双重压迫感跃然纸上。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
——动词连用(扑、跳、搭)营造生死搏斗的紧张节奏。
"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结义誓言)
——兄弟义气与对抗压迫的集体意志。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第九十回)
——暗含对招安悲剧的深刻讽喻。
写作启示:施耐庵善用白描、比喻和方言,通过动态场景推进叙事,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如李逵粗蛮、吴用文雅)。建议在创作中借鉴其"以形写神"的手法,用细节动作替代空洞抒情。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