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数
定义:大于零的数,表示“增加”“盈余”“右方”等意义。
符号:通常省略正号(如+3写作3),但必要时可用“+”表示(如+5℃)。
例子:3、+100、0.5(收入、温度零上、向右移动等场景)。
负数
定义:小于零的数,表示“减少”“亏损”“左方”等意义。
符号:必须带有负号“-”(如-2、-7.8)。
例子:-5、-200、-√2(债务、温度零下、向左移动等场景)。
关键概念
1. 零的特殊性: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2. 数轴表示:
正数位于数轴右侧,负数位于左侧,0在中间。
例如:...-3, -2, -1, 0, 1, 2, 3...
3. 比较大小:
所有正数 > 0 > 所有负数。
负数比较时,绝对值大的数更小(如-3 < -2)。
4. 实际应用:
温度:+25℃ vs. -10℃。
财务:盈利500元(+500) vs. 亏损300元(-300)。
方向:向东走+5米 vs. 向西走-5米。
历史背景
负数最初因解决“不够减”的问题被引入(如3−5=−2),中国古代用红黑算筹区分正负,西方直到17世纪才广泛接受负数。
常见误区
零的意义:0不是正数或负数,但可以参与运算(如0−5=−5)。
符号省略:正数可省“+”,负数不可省“-”(如“3”是正数,“-3”必须带符号)。
理解正负数有助于解决相反意义的量,是代数、物理、经济等领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