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资阳像一位展开家谱的长者,轻轻抚过自己的行政区划图——1个市辖区、2个县,下辖24个镇与11个街道,每一块土地都是它跳动的脉搏。这座位于四川中部的城市,用地理的骨骼支撑起发展的血肉,用镇街的网线串联起城乡的共生。今天,让我们跟随这位"长者"的脚步,细数它的区镇脉络。
资阳的行政区划如同一幅精心设计的拼图:市辖区雁江区是心脏,安岳县与乐至县分立左右,三者共同构成稳定的三角结构。雁江区下辖17个镇、5个街道,像毛细血管般深入各个角落;安岳县与乐至县虽未设街道,但各自管理着46个和25个镇(含乡),形成庞大的根系网络。这种布局既保证了中心城区的辐射力,又为乡村振兴保留了生长空间。
在24个镇中,保和镇、临江镇等千年古镇如同活态博物馆。保和镇至今保留着宋代石桥的纹路,临江镇的青石板路仍回响着茶马古道的驼铃。这些镇不仅是行政单元,更是时光的容器——保和镇每片瓦当都在讲述盐商故事,南津镇的百年酒坊仍在飘香。街道则更年轻鲜活,狮子山街道的科创园区与宝莲街道的夜市霓虹,奏响传统与现代的交响。
雁江区的5个街道如同五根金线,将产业明珠串成项链。资溪街道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每小时产出300套精密模具,三贤祠街道的电商直播基地日均发货超5万单。镇域经济则深耕特色:丰裕镇"一镇一品"的冬草莓占川渝市场份额35%,中和镇的天然气净化厂为20万户家庭输送能量。这种"街道驱动创新、镇域夯实基础"的模式,让GDP年增速持续保持在7%以上。
每个街道都有独特的文化基因:雁南街道的川剧坐唱每周三准时开锣,文昌阁街道的非遗工坊里,东峰剪纸传人正在教00后学徒裁刻新纹样。乡镇的文化密码藏在节气里——石岭镇的春社日要舞动8米高的高台狮子,丹山镇的秋收节至今保留着"打新米"仪式。这些文化年轮在行政框架下生长,反而打破了城乡的文化边界。
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资阳的区划正孕育新变化。规划中的临空经济区可能新增2个街道,宝台镇即将升级为高铁新城核心区。智慧管理系统已覆盖全部街道,乡镇的5G基站建设进度超全省均值15%。这座城市的行政区划不是凝固的版图,而是持续生长的有机体,每个镇街都在等待破茧成蝶的契机。
(总结升华)
当夕阳为资阳的行政区划图镀上金边,我们读懂了这个城市的发展哲学:1个区是支点,24个镇是基石,11个街道是引擎。这些数字背后,是保和镇清晨的豆浆香气,是资溪街道深夜的键盘敲击,是丹山镇稻田里的卫星遥感监测点。区划不仅是地理标记,更是人民生活的坐标系,它用行政的理性规划,包裹着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在巴山蜀水间写就城乡共荣的诗篇。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