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21~25回读后感

 2025-09-14  阅读 44  评论 0

摘要:在《水浒传》第二十一至二十五回中,施耐庵以两桩命案为棱镜,折射出北宋末年的社会裂痕。宋江杀惜与武松复仇的故事,在血色斑驳中撕开礼教社会的伪善面纱,暴露出被压迫者在道德困境中的殊死挣扎。
一、宋江杀惜

在《水浒传》第二十一至二十五回中,施耐庵以两桩命案为棱镜,折射出北宋末年的社会裂痕。宋江杀惜与武松复仇的故事,在血色斑驳中撕开礼教社会的伪善面纱,暴露出被压迫者在道德困境中的殊死挣扎。

水浒传21~25回读后感

一、宋江杀惜:文人面具下的暴力觉醒

郓城县衙的文墨小吏宋江,在乌龙院手刃阎婆惜的瞬间,完成了从秩序维护者到暴力反抗者的蜕变。这个谨小慎微的刀笔吏,在发现招文袋遗失时竟能冷静布置现场,用油灯烧毁书信的细节,暴露出其深藏不露的机心。阎婆惜步步紧逼的威胁,将宋江逼入礼教纲常与生存本能的双重绝境——既要维护江湖义气,又要保全自身性命。这场血色交易最终以暴力收场,暗示着儒家在现实利益面前的脆弱。

二、武松复仇:法理废墟中的私刑正义

阳谷县都头的官袍之下,涌动着武松沸腾的江湖血性。当他在狮子楼将西门庆的头颅掷向酒旗时,完成的不仅是为兄复仇的仪式,更是对腐朽司法体系的彻底否定。知县收受贿赂的银锭在公堂上叮当作响,与武松怀中两颗带血的人头形成刺眼对照。施耐庵用武松自首时百姓求情的细节,暴露出民间对法理正义的绝望,被迫将公道寄托于个人武力。

三、血色江湖中的生存悖论

这两段血腥叙事共同编织出乱世生存的悖论:当法律沦为权贵玩物,道德化作空中楼阁,暴力反而成为维系尊严的最后防线。宋江擦拭朴刀时的冷静与武松祭奠兄长时的暴烈,实则是同源异流的生存策略。施耐庵以白描手法记录的市井百态——茶坊里的流言、酒肆中的密谋、灵堂前的悲泣——构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命运之网,将所有人困在暴力的循环中。

在清河县的炊烟与梁山的烽火之间,施耐庵用五回篇幅勾勒出末世图景。这些被逼入绝境的灵魂,在暴力中寻求救赎的尝试,恰似暗夜中的磷火,既照亮了人性的深渊,也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当私刑成为公理,暴力化作语言,那个即将在忠义堂前竖起的杏黄旗,早已在这些血色篇章中埋下伏笔。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原文链接:https://www.6g9.cn/qwsh/dd811AD5SUFRb.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66367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知妳网是一个专注于知识成长与生活品质的温暖社区,致力于提供情感共鸣、实用资讯与贴心服务。在这里,妳可以找到相关的知识、专业的建议,以及提升自我的优质内容。无论是职场困惑、情感心事,还是时尚美妆、健康生活,知妳网都能精准匹配妳的需求,陪伴妳的每一步成长。因为懂妳,所以更贴心——知妳网,做妳最知心的伙伴!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知妳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0.0905秒, 内存占用1.7 MB, 访问数据库1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