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政策认可的“新能源油”类型
乙醇汽油:自2001年起,国家在部分省份试点推广乙醇汽油(如E10),目前已在多个省份强制使用。根据《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属于国家认可的可再生燃料。
生物柴油:2020年《关于促进生物天然气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生物质能利用,生物柴油(符合GB/T 20828标准)在公交、环卫等领域局部应用,但未大规模替代石化柴油。
2. 未被明确纳入主流政策的新能源油
煤制油/天然气制油:属于化石能源清洁化利用,受《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支持,但被归类为“传统能源升级”而非新能源。
小作坊“新能源油”:市场上一些以甲醇、废油等混合的燃料,若无国家标准且未经认证,不被国家认可,可能存在安全与合规风险。
3. 国家新能源政策重心
核心方向: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国家战略重心在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而非液体燃料。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688.7万辆,占汽车总销量25.6%,而乙醇汽油覆盖率约60%,但政策力度明显倾斜于电动化。
4. 投资与使用建议
合规性核查:选择燃料时需确认其符合国家标准(如GB 18351乙醇汽油),生产企业是否列入工信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或类似清单。
警惕骗局:部分“新能源油加盟项目”宣称背书,实则缺乏资质。建议通过国家能源局官网或地方发改委核实项目真实性。
国家明确支持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等生物质燃料,但政策力度和范围不及电动汽车。其他类型液体燃料需具体分析其合规性,投资者和使用者应优先选择有国家标准的产品,并警惕夸大宣传的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