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盆地中部,资阳市像一位低调的“家长”,稳稳地托起1个市辖区(雁江区)、2个县(安岳县、乐至县)的大家庭。这座总面积约5740平方公里的城市,下辖的3个区县如同三兄弟,各自带着自己的“孩子”——共计101个乡镇街道(雁江区14镇7街道,安岳县32镇10乡,乐至县17镇2乡),共同编织出一张充满烟火气的行政地图。
资阳市的行政区划如同一个传统大家庭的分工。大哥“雁江区”作为唯一的市辖区,坐拥21个乡镇街道,既是政治经济中心,也是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重要节点。二哥“安岳县”则以42个乡镇的庞大规模成为面积担当,柠檬香气从这里飘向全球。小弟“乐至县”虽仅有19个乡镇,却以元帅故里和桑蚕之乡的身份,在红色文化与绿色产业中独树一帜。
行走在资阳的乡镇间,每个地名都是历史的活化石。雁江区的“临江镇”因沱江蜿蜒而过得名,码头号子声仿佛仍在江面回荡;安岳的“龙台镇”藏着北宋石刻龙纹的传说,而“周礼镇”更直接以《周礼》为名,将儒家经典刻进土地肌理。乐至县的“劳动镇”则充满时代印记,见证着新中国初期垦荒拓土的*。这些地名如同密码,串联起从秦汉军屯到三线建设的千年脉络。
翻开资阳乡镇的经济账本,每个镇都在产业链上找准了自己的位置。雁江区的丰裕镇用“中国早熟蜜柑之乡”的金字招牌,每年向北方输送万吨甜蜜;安岳县龙台镇的柠檬加工厂昼夜轰鸣,将酸果子变成高端护肤品;乐至县高寺镇的“桑海”中,现代养蚕车间让千年丝路焕发新生。就连仅有2.3万人的中和镇,也凭借藤椒种植在调味品市场撕开一道缺口。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资阳的乡镇版图正悄然改变。曾经的“一乡一邮局”逐渐被中心镇综合服务站取代,像祥符镇这样的交通枢纽镇,开始兼并周边小乡,形成15分钟便民服务圈。但合并不是消失——丹山镇的千年白塔依然矗立,回澜镇的土陶匠人开设了非遗工坊。这场“瘦身”与“强体”并行的改革,让乡镇在集约化发展中保留住独有的文化胎记。
在变与不变中生长的资阳
从101个乡镇的名称目录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冰冷的行政区划数据,更是一个城市生长的年轮。无论是安岳县新增的电商物流园,还是乐至县保留完好的知青老屋,都在诉说着同一个真理:区划调整的终极目的,是让每个乡镇既能共享时代红利,又能守住自己的根脉。这份不断更新的资阳乡镇名录,最终将成为测量成渝城市群发展温度的精准刻度尺。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