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亚菲的脊梁骨里天生带着股韧劲。父亲早逝后,母亲在纺织厂三班倒的身影成了她最熟悉的画面。当同龄人在游戏厅挥霍零花钱时,她蹲在水泥台阶上择菜,指甲缝里嵌着洗不净的芹菜汁。但生活的重量从未压弯她的脖颈,她总把校服洗得发白,作业本上的字迹像刀刻般工整。班主任说她的眼神像初春的冰面,看似清透,底下却涌动着不服输的暗流。
那辆叮当作响的凤凰牌自行车是她最忠实的伙伴。每天清晨,车铃铛的脆响会准时划破晨雾,后座绑着的竹笛在颠簸中奏出不成调的旋律。音乐老师曾说她吹笛子时像只不安分的小云雀,明明教的是《姑苏行》,她偏要在尾音里添几个俏皮的颤音。车筐里永远躺着从旧书店淘来的《汪曾祺小说选》,书页间夹着野地里摘的紫色酢浆草。
巷尾的"知秋书屋"是江亚菲的秘密花园。她会踮着脚在霉味与墨香交织的书架间穿行,指尖拂过泛黄的书脊时仿佛触摸着时光的纹路。店主老周总笑她:"小江啊,你把《追风筝的人》都翻出毛边了。"但她就是爱坐在吱呀作响的竹椅上,看阳光里浮动的尘埃如何把卡勒德·胡赛尼的文字镀成金色。
这个看似冷清的少女心里藏着团温热的火苗。她会默默替独居的张奶奶修好漏水的搪瓷盆,把作文比赛得的钢笔转送给隔壁辍学的小妹。毕业晚会上,当她把攒了半年的零花钱换成全班同学的合影相册时,班长红着眼眶说:"亚菲就像我们弄堂口那盏总被忽视的路灯,其实整条街的光明都是它给的。
江亚菲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却像梅雨季渗入青砖的苔痕,在时光里生长出独特的印记。她用单车丈量成长的轨迹,用竹笛吹奏青春的变奏,在生活的皱褶里始终保持着向阳的姿态。这个像野草般顽强的少女让我们看见,所谓成长,不过是把生活的粗粝磨成珍珠的过程,而真挚的灵魂永远能在平凡中绽放微光。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