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瑰宝,语言生动凝练,充满市井豪情与江湖气韵。以下整理书中经典佳句,附出处与赏析,供您品味其文字魅力:
1.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第十六回)
烈日隐喻社会不公,对比农民与权贵的生存状态,揭露阶级矛盾。
2.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第三十五回)
江湖儿女聚散离合的宿命感,道尽世事机缘。
3.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第三十七回)
直指趋炎附势的世态炎凉,讽刺人心势利。
4.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第三十九回·宋江题反诗)
宋江以黄巢自比,反叛精神跃然纸上,为后续梁山聚义伏笔。
5.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第九十九回·鲁智深坐化偈语)
鲁智深一生洒脱,临终顿悟,充满禅机与自我觉醒。
6. "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苍龙。"(第二十三回·武松赞诗)
夸张笔法突显武松神力,塑造其天神般的英雄形象。
7. "三杯入肚浑身胆,两朵桃花上脸来。"(第二十四回)
酒壮英雄胆的豪迈,暗示人物命运的转折。
8. "风不来,树不动;船不摇,水不浑。"(第二十一回)
江湖事端皆有因果,暗含世事无常的哲理。
9. "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第六回)
漂泊者心声,道出江湖儿女对归宿的渴望。
10. "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天地显罡煞之精,人境合杰灵之美。"(第七十一回·梁山泊大聚义)
描绘梁山理想国图景,凸显“替天行道”的集体精神。
11. "雪浪如山卷地来,涛声隐隐疑雷怒。"(第十九回·阮小五唱词)
以自然之威喻指社会动荡,暗示反抗浪潮的必然。
12. "昏昏默默,杳杳冥冥。数百年不见太阳光,亿万载难瞻明月影。"(第一回·洪太尉误走妖魔)
伏魔殿阴森环境的描写,为全书定下魔君降世的宿命基调。
13. "吃饭防噎,行路防跌。"(第三十三回)
市井智慧,提醒谨慎处世,暗合江湖险恶。
14. "急来抱佛脚,闲时不烧香。"(第十七回)
讽刺功利主义的信仰观,反映人情冷暖。
15. "得之易,失之易;得之难,失之难。"(第一百一十六回)
成败得失的辩证思考,暗含作者对起义结局的评判。
16. "九里山前古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第七十一回·乐和唱词)
历史沧桑感扑面而来,隐喻梁山好汉的悲壮命运。
17. "浩气冲天贯斗牛,英雄事业未曾酬。手提三尺龙泉剑,不斩奸邪誓不休!"(第七十二回·燕青题壁诗)
慷慨激昂的宣言,彰显除恶务尽的侠义精神。
18. "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第四十四回)
淡泊名利的隐士情怀,与梁山后期的招安选择形成对比。
19. "眼如丹凤,眉似卧蚕。滴溜溜两耳垂珠,明皎皎双睛点漆。唇方口正,额阔顶平。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之心机。"(第十八回·宋江出场描写)
面相与野心并写,塑造宋江复杂性格。
20. "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手持一柄禅杖,腰系一把戒刀。"(第三回·鲁智深形象)
粗犷外形与佛门身份的反差,暗合其率真不拘的个性。
(篇幅所限,此处列举20例)
《水浒传》全本120回中,几乎每回均有诗赞、词赋及人物妙语。建议精读原著,结合情节品味语言精妙。若需完整200句集锦,可参考《水浒传》评点本或专门的诗词汇编资料,更能系统领略其文字之美。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