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枝头的嫩芽舒展叶片,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划破寂静——这些场景都藏着“伊始”的身影。作为汉语中一个充满诗意的词汇,“伊始”意为“开始”或“起始”,常被用来描述事物最初的状态,像一位沉默的见证者,记录着万物从无到有的瞬间。
“伊”在古代汉语中既可作助词,也能指代“那个”或“此”,而“始”的本义是“女娲造人的开端”(《说文解字》)。两字相叠后,“伊始”便凝固成时间的刻度尺,标记着某个阶段的起点。比如《隋书·辛彦之传》中“时国家草创,百度伊始”,便将王朝初建的万象更新浓缩于一词。
在《诗经·采薇》的“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里,“作止”与“伊始”遥相呼应,描绘出草木初生的轮回之美。鲁迅在《故事新编》序言中写道:“叙事须从故事伊始处着笔”,则赋予了这个词叙事学意义上的重音,仿佛故事的种子必须在开端处深埋才能发芽。
公司年会上“新年伊始”的致辞,项目计划书中“工程伊始需风险评估”的条款,都在提醒我们:人类天生需要为时间设立路标。就像农民在春分播撒种子前祭拜土地,现代人用“伊始”为生活赋予仪式感,让混沌的时间长河变得可丈量、可期待。
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而“伊始”恰恰是河流最初涌动的刹那。它既是一个瞬间的坐标,也隐喻着无限可能性的诞生。当创业者说“公司伊始”,当母亲轻抚新生儿的额头,这个词便超越了时间维度,成为希望与勇气的代名词。
从字源的古老纹路到日常的鲜活呼吸,“伊始”始终是时间给予人类的温柔隐喻。它告诉我们:每个开始都像未拆封的信件,既承载着过去的积淀,又孕育着未来的轨迹。理解“伊始”,不仅是解读一个词汇,更是学会在无数个起点前保持敬畏与期待——因为所有的伟大故事,都始于一声细微的“开始”。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