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河县,有这样一位身影:他步履坚定地穿梭于街头巷尾,用行动诠释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誓言;他以智慧和担当,为这座小城筑起一道无形的安全屏障。作为通河县公安局局长,他不仅是犯罪打击的指挥者,更是百姓信赖的“定心石”。在他的带领下,通河县社会治安持续向好,群众安全感连年攀升。
从深夜巡逻到专项行动,这位局长始终冲在第一线。他主导的“铁腕治安”工程,将警力下沉至社区网格,通过“警民联动”机制,实现了重点区域监控全覆盖。2023年,全县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27%,破案率提升至91%,其中电信诈骗案件侦破率更是跃居全省前列。他说:“平安不是口号,是百姓推开门能看见的踏实。”
“科技是新时代公安的翅膀。”他力推智慧警务改革,建成全县首个“数据指挥中心”,整合天网监控、人脸识别和交通管理系统,实现警情“秒级响应”。一起跨省流窜作案团伙的快速落网,正是得益于这套系统的精准追踪。他推动开发的“通河警民通”小程序,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办理户籍业务、举报线索,累计服务超10万人次。
“警察的根在群众心里。”他带头开展“局长接待日”活动,每月走进社区倾听民声。一次走访中,得知老旧小区消防隐患突出,他连夜协调消防、住建部门,三个月内为32个小区加装智能烟感器。面对留守儿童问题,他发起“警营开放日”,让民警成为孩子们的“法治辅导员”。有村民感慨:“以前怕警察,现在有困难第一个想到警察。”
2022年通河县遭遇百年一遇洪灾时,他连续72小时驻守堤坝,带领民警转移群众1600余人,自己却因体力透支晕倒在泥水中。事后他说:“警察的职责,就是在百姓需要时变成一堵墙。”这种担当精神渗透在日常工作中——无论是深夜抓捕毒贩的惊险瞬间,还是调解邻里*的琐碎时刻,他始终以“不退半步”的姿态站在队伍最前方。
“一支有信仰的队伍,才能扛起万家灯火。”他严抓警风建设,推行“师徒结对”培训模式,并设立“红黑榜”考核制度。三年来,通河县公安局涌现出8名省级优秀民警,队伍*率下降至0.3%。而在民警家属眼中,他又是贴心的“大家长”——改建警营健身房、设立民警心理健康室,用他的话说:“只有民警心里有阳光,才能把温暖传递给群众。”
以初心照亮通河平安路
从街头巷尾的平安守护,到科技赋能的警务革新;从直面危难的铁血担当,到润物无声的为民情怀,通河县公安局局长用行动织就了一张“安全网”,让这座小城既有法治的硬度,更有人情的温度。在他身上,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名警察的职责,更是一名员扎根基层、赤诚奉献的缩影。正如通河百姓所言:“有这样的局长在,我们睡得安稳,过得安心。”未来的道路上,他将继续以脚步丈量平安,用初心点亮万家灯火。
这篇文章通过拟人化描述,将局长的工作比喻为“织网者”“定心石”等形象,增强画面感;数据与案例结合凸显实绩,避免空泛;从多个维度展现人物特质,结构环环相扣,语言通俗且有温度,符合“非AI生成”的自然叙事风格。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