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高速收费站的“守门人”,2020年的每一天都像一场接力赛——在车流中传递效率,在服务中传递温度,在疫情中传递安心。这一年,我们既扛住了疫情防控的挑战,也见证了交通行业的复苏。总结这份工作,不仅是记录数字和流程,更是将汗水与笑容编织成成长的足迹。接下来,就让我以“我”的视角,带您走进高速收费员的年度工作总结,看看如何用真实的故事和扎实的数据,为这一年画上圆满的句号。
2020年,我的“主战场”始终是三尺岗亭。每天重复上千次的抬手、微笑、递卡,看似机械,却藏着严谨与责任。疫情初期,许多司机因健康码问题滞留收费站,我主动学习政策变动,用“一分钟快速答疑”化解矛盾;绿通车辆激增时,我练就了“一眼辨真假”的本领,全年累计核验绿通车3200余辆,误差率低于0.5%。这一年,我明白:职责的边界不仅是流程,更是用心守护每一辆车的通行权益。
当收费站成为防疫“前哨站”,我的角色从收费员变成了“安全员”。年初寒风中,我穿着防护服为司机测温,手套里的汗水结成冰碴;复工潮时,我参与设计“无接触收费流程”,用二维码支付替代现金交接,降低感染风险。全年累计消杀车道1200余次,协助排查重点车辆180辆。这段经历让我懂得:平凡的岗位,也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墙。
“您好,请拿好票据!”——这句重复了365天的话,被我注入了新内涵。一位外地司机因导航故障迷路,我手绘路线图帮他找到出口;暴雨夜滞留的老人,收到我送去的热水和泡面后红了眼眶。我还尝试用“方言服务”拉近与司机的距离,用“节日主题装扮”让收费站不再冰冷。全年收获12封手写感谢信,这是比数据更暖心的勋章。
ETC推广初期,我被司机质疑“搞推销”,于是自学设备原理,用“三句话讲透ETC优势”赢得信任,个人推广量居站内前三。参加全省收费业务竞赛时,我创新“蒙眼点钞法”,将单笔找零时间缩短至5秒。这一年,我啃下了机电设备维修手册,能独立处理80%的常见故障。技能提升的背后,是凌晨三点的练习和磨破的指尖。
收费员从来不是孤岛。春运保畅时,我们发明“潮汐车道分工法”,班长指挥、外勤疏导、岗亭联动,将单车道通行效率提升40%;暴雨导致系统瘫痪,全站人员手动开票4小时,零投诉收官。最难忘的是生日那天,同事悄悄顶岗让我吃上热饭——这些并肩作战的瞬间,让冰冷的数字有了温度。
【总结】
回望2020,我的工作总结不是罗列成绩的清单,而是一本写满“人”的故事的日记。它记录着:在职责中磨砺专业,在疫情中扛起担当,在服务中传递善意,在团队中收获力量。写总结时,我常问自己:司机记住的是我的工号,还是我的笑容?数据统计的是我的工作量,还是我的成长?答案藏在每一次抬手问候里,藏在每一句“一路平安”中。未来的路上,我仍愿做那颗不起眼的铺路石——平凡,但始终稳稳托起畅通的承诺。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