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精彩摘录

 2025-09-13  阅读 49  评论 0

摘要:《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文字酣畅淋漓,人物刻画鲜活,情节跌宕起伏。以下选取几段经典片段,展现其文学魅力:
1.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第七回)
> 原文:智深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

《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文字酣畅淋漓,人物刻画鲜活,情节跌宕起伏。以下选取几段经典片段,展现其文学魅力:

《水浒传》的精彩摘录

1.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第七回)

> 原文:智深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赏析:夸张的笔法将鲁智深的神力与豪气推向极致,一个“倒拔”动作尽显其狂放不羁的英雄气概,与后文“拳打镇关西”的细腻暴力描写形成鲜明对比。

2. 林冲风雪山神庙(第十回)

> 原文:林冲就伏在门边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响,直奔庙里来。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推也推不开……林冲挺着花枪,大吼一声:“泼贼那里去!”……那雪正下得紧。

赏析:以“紧”字写雪势,既烘托出肃杀氛围,又暗示情节的急转直下。火光照亮仇人面目的瞬间,林冲从隐忍到爆发的转变极具戏剧张力,堪称全书最精妙的复仇场景。

3. 武松打虎(第二十三回)

> 原文: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肐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

赏析:动作描写如电影分镜,动词“揪”“按”“踢”层层递进,既有猛虎的凶悍,更显武松“神威奋武”的凡人英雄形象。金圣叹评此段“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节奏感极强。

4. 李逵江州劫法场(第四十回)

> 原文:只见十字路口茶坊楼上一个虎形黑大汉,脱得赤条条的,两只手握两把板斧,大吼一声,却似半天起个霹雳,从半空中跳将下来……火杂杂地抡着大斧,只顾砍人。

赏析:李逵的“脱得赤条条”与“两把板斧”构成极具视觉冲击的暴力美学意象,其天真烂漫的嗜血性格在混乱中尤为凸显,堪称古典文学中最具原始生命力的形象塑造。

5. 宋江浔阳楼题反诗(第三十九回)

> 原文: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赏析:诗中“黄巢”之喻既道出宋江的野心与压抑,也埋下招安悲剧的伏笔。酒后题诗的狂态与平日的权谋谨慎形成强烈反差,揭示人物复杂性格。

6. 好汉聚义排座次(第七十一回)

> 原文: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各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其人则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

赏析:这段乌托邦宣言将“替天行道”的朴素理想推向*,但“不分贵贱”的平等誓言与后续招安溃败形成巨大反讽,暗含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深刻思考。

文眼金句

  • 仗义疏财归水泊,报仇雪恨上梁山(主题诗)
  •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第九十四回)
  • 窗外日光弹指过,席前花影坐间移(时空哲思)
  • 这些片段或如惊雷骤起,或似烈酒穿喉,既有快意恩仇的江湖气,更藏悲天悯人的史诗感,充分展现《水浒传》作为“乱世英雄史诗”的文学高度。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原文链接:https://www.6g9.cn/qwsh/ddc83AD5UVlhQAQ.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知妳网是一个专注于知识成长与生活品质的温暖社区,致力于提供情感共鸣、实用资讯与贴心服务。在这里,妳可以找到相关的知识、专业的建议,以及提升自我的优质内容。无论是职场困惑、情感心事,还是时尚美妆、健康生活,知妳网都能精准匹配妳的需求,陪伴妳的每一步成长。因为懂妳,所以更贴心——知妳网,做妳最知心的伙伴!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知妳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0.0575秒, 内存占用1.71 MB, 访问数据库1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