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力学
1. 机械运动

参照物与相对运动。
速度公式:( v = frac{s}{t} ),匀速直线运动的计算。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
2. 力与运动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形变)。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及生活应用(如刹车惯性现象)。
二力平衡条件:同体、等值、反向、共线。
摩擦力:方向判断(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影响因素(压力、接触面粗糙度)。
3. 压强与浮力
压强公式:( p = frac{F}{S} ),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液体压强:( p = rho gh ),连通器原理(如水箱水位计)。
大气压:马德堡半球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标准大气压值 ( 1.013
imes 10^5 ,
ext{Pa} ))。
浮力计算:阿基米德原理 ( F_{
ext{浮}} = rho_{
ext{液}} g V_{
ext{排}} ),物体浮沉条件(密度比较法)。
4. 简单机械
杠杆平衡条件:( F_1 cdot L_1 = F_2 cdot L_2 ),分类(省力、费力、等臂杠杆)。
滑轮组:拉力公式 ( F = frac{G_{
ext{物}} + G_{
ext{动}}}}{n} ),机械效率计算 ( eta = frac{W_{
ext{有用}}}{W_{
ext{总}}} )。
二、热学
1. 物态变化
六种变化及吸/放热规律(如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区别。
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2. 内能与热传递
分子动理论: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如摩擦生热)和热传递(传导、对流、辐射)。
比热容:( Q = cmDelta t ),解释沿海与内陆温差现象。
三、光学
1. 光的传播与反射
光沿直线传播(日食、影子形成)。
反射定律(入射角=反射角),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虚像。
2. 光的折射与透镜
折射规律(空气→水中入射角>折射角)。
凸透镜成像规律:
( u > 2f ):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原理);
( 2f > u > f ):放大的实像(投影仪);
( u < f ):放大的虚像(放大镜)。
四、电学基础
1. 电路与欧姆定律
电流、电压、电阻概念及单位。
串并联电路特点:
串联:( I = I_1 = I_2 ),( U_{
ext{总}} = U_1 + U_2 ),( R_{
ext{总}} = R_1 + R_2 );
并联:( U = U_1 = U_2 ),( I_{
ext{总}} = I_1 + I_2 ),( frac{1}{R_{
ext{总}}} = frac{1}{R_1} + frac{1}{R_2} )。
欧姆定律:( I = frac{U}{R} ),注意同一导体、同一时刻。
2. 电功率与安全用电
电功率公式:( P = UI = frac{U^2}{R} = I^2 R )。
焦耳定律:( Q = I^2 Rt )(电流热效应)。
家庭电路:火线、零线、地线,保险丝选择原则。
五、实验重点
1. 力学实验
测量物体密度(天平+量筒)。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2. 电学实验
伏安法测电阻及电功率。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实验)。
3. 光学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验证光的反射与折射定律。
常见易错点
1. 误认为“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惯性只与质量有关)。
2. 混淆压力和重力(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重力)。
3. 计算浮力时忽略 ( V_{
ext{排}} ) 的确定。
4. 电路分析中混淆串并联特性。
学习建议:结合公式推导理解物理规律,多练习典型题型(如杠杆平衡、透镜成像作图、电路设计),并通过实验加深对原理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