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一、力学
1. 运动与力
机械运动
参照物
速度公式:v = s/t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力的相互作用
力的三要素
重力公式:G = mg
摩擦力分类(静摩擦/滑动摩擦)
2. 压强与浮力
压强公式:P = F/S
增大/减小压强方法
液体压强公式:P = ρgh
阿基米德原理:F浮 = G排 = ρ液gV排
物体的浮沉条件
3. 简单机械
杠杆
五要素(支点/动力臂等)
杠杆平衡条件:F₁L₁ = F₂L₂
滑轮组
省力公式:F = (G物 + G动)/n
二、热学
1. 物态变化
熔化(晶体/非晶体区别)
汽化(蒸发与沸腾)
升华与凝华(干冰制冷实例)
2. 热传递与计算
三种传热方式
比热容公式:Q = cmΔt
热机效率计算
三、光学
1. 光的传播
光速:c = 3×10⁸m/s
反射定律(入射角=反射角)
折射规律(空气→水中折射角变小)
2. 透镜成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物近像远像变大)
近视眼(凹透镜)与远视眼(凸透镜)矫正
四、电学
1. 电路基础
元件符号识别
串联/并联特点对比
电流表(串联)电压表(并联)用法
2. 欧姆定律
公式:I = U/R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
安全用电原则(如: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3. 电功率
计算公式:P = UI = I²R = U²/R
焦耳定律:Q = I²Rt
电能表读数方法
五、声学
产生条件:物体振动
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三要素:响度(振幅)、音调(频率)、音色
噪声控制:声源处/传播中/人耳处
六、能量
机械能守恒条件
能量转化实例(如:摩擦生热→机械能→内能)
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分类
七、实验重点
1. 测量物质密度(天平+量筒)
2.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
3. 测量小灯泡电功率
4.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易错提示
❗液体压强与容器形状无关
❗浮力大小与浸没深度无关(物体完全浸没后)
❗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区别
❗热量的"传递"不能说"含有
建议结合教材例题强化公式变形训练(如电功率的三种公式转换),重点突破力学综合题和电路故障分析两类高频考点。考前着重复习近三年本地中考真题中的创新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