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语言生动、情节跌宕,塑造了许多经典的人物形象和场景。以下是其中一些值得品味的词句和段落:
1. 替天行道
梁山好汉的核心精神,体现对不公世道的反抗。
2. 义薄云天
形容兄弟情义深厚,如宋江、李逵等人的关系。
3.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体现梁山好侠义精神的典型写照。
4. 逼上梁山
概括了林冲、杨志等人被迫落草的命运。
5. 风风火火
形容鲁智深、李逵等人物豪爽急躁的性格。
1.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题反诗(第39回),展现其不甘平庸的野心。
2. “须见血,救人须救彻。”
——鲁智深(第9回),体现其侠义性格。
3. “拳头脚尖如雨点,浑身上下没头脸。”
——描写武松醉打蒋门神的激烈场面(第29回)。
1.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白胜吟唱的民歌(第16回),反映民生疾苦。
2. “纷纷雪落乾坤,顷刻间万里江山似银妆。”
——林冲雪夜上梁山的场景(第11回),烘托悲壮氛围。
1. “惺惺惜惺惺,好汉识好汉。”
——英雄相惜的朴素价值观(第2回)。
2.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揭示世态炎凉(第37回)。
> “智深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 赏析:通过夸张的动作描写,凸显鲁智深的神力与豪气。
>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
> 赏析:紧张的动作描写与心理刻画,塑造武松的勇猛无畏。
>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 赏析:以“紧”字写雪势,渲染压抑氛围,暗示林冲命运的转折。
> “李逵心头火起,赤黄须早竖起来,挺起朴刀,奔那母大虫来……一刀砍中那大虫颔下。”
> 对比:与武松打虎的冷静不同,李逵的“怒”更显其莽撞悲情。
1. “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宋江反诗(第39回),暗藏反叛之心。
2.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结尾诗(第114回),道尽英雄末路的悲凉。
《水浒传》的经典词句往往与情节、人物紧密关联。建议结合具体回目细读,体会其语言艺术的魅力(如金圣叹评点本为佳)。书中既有市井俚语的鲜活,也有诗词歌赋的雅致,展现了施耐庵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洞察。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