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巴基斯坦在1947年独立之前,均属于英国的殖民地,统称为英属印度(British India)。以下是更详细的历史背景:
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逐步控制印度次大陆。1757年的普拉西战役后,英国击败法国和当地势力,确立了殖民统治地位。
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后,英国废除东印度公司,直接管辖印度,建立“英属印度帝国”,涵盖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缅甸部分地区。
20世纪初,印度独立运动兴起,但印度*与之间的矛盾加剧。联盟主张建立独立国家,避免在印度教主导的政权下受压制。
英国提出按宗教划分领土,印度(以印度教为主)和巴基斯坦(以教为主)分别独立,巴基斯坦由东、西两部分组成(东巴后于1971年独立为孟加拉国)。
果阿、达曼和第乌等沿海地区曾被葡萄牙占据,直至1961年由印度武力收回。
本地治里等五个据点由法国控制,1954年归还印度。
曾在印度沿海有贸易据点,但18世纪后逐渐被英国排挤。
英国殖民前,印度次大陆主要由莫卧儿帝国统治,后期分裂为多个地方政权(如马拉塔帝国、锡克帝国等),为欧洲殖民者渗透提供了机会。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现代领土主体曾是英国殖民地,1947年独立后分治。此前的零星地区被其他欧洲国家短暂占据,但英国是唯一的全境殖民者。分治的根源在于宗教与社会矛盾,而非殖民前的历史划分。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