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盆地中部,有一座被绿意包裹的小城,她的名字总与"元帅故里""桑蚕之乡"的美誉相连。当您展开川中地图,会看到乐至县如一枚翡翠纽扣,紧紧系在资阳市的衣襟上,与安岳、雁江等兄弟区县共同编织出这片红色土地的经纬。
若将资阳市比作振翅的鸿雁,乐至县恰似尾羽末端最灵动的翎毛。北纬30°08'的坐标线上,这座总面积1425平方公里的县城扼守着资阳南大门,东接安岳、南邻重庆潼南,西衔遂宁安居,北连雁江区,在地理版图上扮演着连接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重要角色。每当晨曦初露,县城中心的娑婆山便会将第一缕阳光分送给毗邻的四区县,见证着这片土地的血脉相连。
翻阅泛黄的史册,乐至的建制沿革犹如一部生动的归属史。自北周武帝建德四年(575年)置县以来,这片土地先后隶属普州、潼川府,直至1998年划归资阳地区。在陈毅元帅纪念馆的展柜里,陈列着1952年的行政区划图,彼时的乐至还归属内江专区。历史的墨迹在资阳建市那年(2000年)最终定格,行政隶属的变迁恰似年轮,刻录着城市发展的轨迹。
资阳"西部车城"的产业图谱中,乐至正书写着独特的篇章。这里的20万亩桑田涌动着"中国桑都"的蓬勃生机,白僵蚕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0%,蚕丝被沿着成渝中线高铁奔向双城市场。在资阳全域旅游版图上,陈毅故里景区与安岳石刻、临江寺豆瓣共同构成"红古绿"三色文旅链条,每年吸引的百万游客中,有六成来自资阳市域内的循环客源。
乐至的交通网络如同资阳伸向成渝的触角,境内4条高速公路与资阳城区形成90分钟交通圈。正在建设的成渝中线高铁将使乐至站成为资阳西进东出的"桥头堡",从县城出发的货运卡车,装载着通世达的生物医药制品,2小时即可抵达资阳保税物流中心。这个昔日"县道比国道宽"的农业县,如今正蜕变为资阳融入双城记的战略支点。
在资阳市的精神谱系里,乐至始终是最鲜艳的那抹红。陈毅元帅"大雪压青松"的诗句镌刻在资阳文化广场的纪念碑上,乐至川剧团的"资阳河"流派唱腔每周都在九曲河畔回荡。每年清明节,资阳各中小学组织的"重走元帅路"研学活动,让两代人的红色记忆在乐至的热土上完成时空接力。
当暮色笼罩南塔山巅,资阳市的灯火如银河倾泻,乐至的街巷也亮起温柔的星光。这座承载着千年文脉与现代梦想的城市,始终在资阳母亲的臂弯里生长。从地理版图的精准落位到经济文化的深度交融,从历史沿革的必然选择到未来发展的同频共振,乐至与资阳的故事,恰似涪江与沱江的相遇,在巴山蜀水间谱写着新时代的城际协奏曲。读懂这份归属,不仅关乎行政区划的认知,更是理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微观脉动的重要切口。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