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当第一班高铁从资阳北站驶出,只需一杯咖啡的时间,列车已悄然停靠在成都东站的月台上。这条84公里的轨道,像一条银线串起两座城市,让“双城记”的剧本在现实中上演——资阳与成都的时空距离,被高铁压缩至短短20余分钟。
打开卫星地图,资阳如同成都东南方向伸出的手掌,最近处直线距离仅约60公里。但高铁的实际运行轨迹需要沿着成渝客专蜿蜒北上,将这段距离拉长至84公里。这个数字背后藏着地理密码:它比成都到都江堰远约30公里,却比到重庆主城区近160公里,让资阳在成渝双城经济圈中占据着独特的枢纽位置。
G字头列车每日在两地间往返40余趟,如同摆渡钟摆般规律。早高峰7:20的C6001次列车,载着穿西装的证券分析师和背着电脑包的软件工程师,在朝阳中完成跨城通勤。电子时刻表显示,最快23分钟可达成都东站,这个时长甚至短于成都地铁1号线从南到北的全程,让“工作在成都,生活在资阳”成为可能。
在资阳居住的张女士每周五傍晚都会乘G8702次列车,18:12出发,18:35就能出现在成都春熙路的火锅店里。她的智能手机里同时装着“天府通”和“资阳市民云”,两城公交、医保、图书馆系统正在加速互通。这种生活半径的扩展,让两座城市的边界在普通人的日常中逐渐模糊。
高铁轨道不仅是客运通道,更是经济血管。每天有15吨资阳造柠檬通过高铁快运进入成都市场,而成都高新区的精密零件也在午后运抵资阳产业园。统计数据显示,成资高铁开通后,两地企业合作项目年增长率达27%,犹如给区域经济装上了涡轮增压器。
正在建设的成渝中线高铁将在资阳设乐至站,届时资阳将形成“双高铁十字”格局。规划中的市域铁路S14线更将把通勤时间缩短至15分钟,两城交界处的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已开始共享区号028。这些基础设施的毛细血管,正把“双城”真正转化为“同城”。
当夜幕降临,最后一班C6015次列车载着看完话剧的乘客返回资阳,车厢里的灯光在平原上划出流动的银河。这84公里不再只是地理距离的丈量,而是同城化进程的标尺,见证着两座城市从“相邻”走向“相融”的时空革命。高铁缩短的不仅是分钟数字,更重塑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空间逻辑与人居想象。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