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撰写学术论文时,注释的格式、字体和字号需遵循学校、期刊或学科领域的规范(如APA、MLA、Chicago、GB/T 7714等)。以下为通用指南及注意事项:

一、注释类型与基本格式
1. 脚注(Footnote)
位置:页脚(页面底部),与正文用横线分隔。
格式要求:
编号:上标数字(如¹),按页或全文连续编号。
字体:中文常用宋体/仿宋,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与正文一致或小一号。
字号:中文建议小五号(9pt),英文10pt(正文为12pt时)。
示例:
正文内容¹。
——————————
¹ 注释内容,来源说明或解释性文字。
2. 尾注(Endnote)
位置:文末或章节末,单独成节(标题为“注释”或“Notes”)。
格式要求:与脚注相同,但需集中排列,无需分隔线。
3. 文中注(Parenthetical Note)
位置:括号内直接插入正文,如(作者, 年份, 页码)。
格式要求:与正文同字体字号,无需特殊调整。
二、注意事项
1. 统一规范
全文注释格式(编号方式、标点符号等)需保持一致。
避免混合使用多种注释体系(如同时用脚注和文中注)。
2. 与参考文献的区别
注释:用于解释内容、补充说明或标明非直接引用来源。
参考文献:单独列表,需完整列出所有引用文献,格式通常与注释不同(如APA文末参考文献无需编号,按作者字母排序)。
3. 特殊要求示例
GB/T 7714:脚注可用方括号编号[1],文献出处需按顺序编码。
Chicago格式:注释首次引用需完整文献信息,后续可简写。
理工科论文:部分领域倾向使用文中注(如APA: (Smith, 2020, p.15))。
三、推荐设置
中文论文:正文宋体小四(12pt),注释宋体五号(10.5pt)或小五(9pt)。
英文论文:正文Times New Roman 12pt,注释10.5pt,1.5倍行距。
编号样式:默认上标(Word中可通过【引用】→【插入脚注】自动生成)。
四、操作建议
1. 使用Word的“脚注”功能自动插入(位置和格式可调整)。
2. 在LaTeX中通过`footnote{}`命令添加脚注,模板通常已预设格式。
3. 提交前务必核对投稿指南或学校格式手册,确认细节要求(如是否允许注释、是否需要特定符号)。
通过规范设置注释格式,可提升论文的专业性和可读性。如有疑问,优先以目标机构的具体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