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盛夏,宝鸡教育以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向全市人民交出了答卷。这一年,宝鸡高考再创佳绩:全市一本上线率较去年提升5%,600分以上高分段人数突破千人大关,清北等顶尖学府录取人数刷新历史纪录。这份喜报背后,是无数师生披星戴月的耕耘,更是宝鸡教育生态持续优化的缩影。
2021年,宝鸡高考整体表现稳健攀升。全市一本上线率达42%,较2020年增长5个百分点,二本上线率更是突破85%。尤其令人瞩目的是,高分段考生数量实现“双突破”:600分以上考生达1126人,较去年增加217人;理科最高分703分,文科最高分672分,均位居全省前列。这一数据不仅体现了学生个体能力的提升,更折射出区域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传统教育强区与县域学校的差距正在缩小。凤翔县、岐山县等县域中学表现亮眼,多所学校一本上线率首次超过60%,其中岐山高级中学一名考生以689分被清华大学录取。这一突破得益于“城乡教育结对帮扶”政策的深化,市区名校通过师资共享、课程联动的模式,助力县域学校突破发展瓶颈,真正实现了“家门口的好学校”。
在“唯分数论”逐渐淡化的背景下,宝鸡考生展现出多元竞争力。全市共有23名学子通过强基计划进入顶尖高校,其中5人凭借科创竞赛奖项获得降分录取资格。宝鸡中学的机器人社团更在全国赛事中斩获金奖,印证了“以兴趣促学习”的育人理念。这些成果背后,是学校打破课堂边界的探索——研究性学习、跨学科项目已成为常态。
疫情期间的“云备考”并未影响宝鸡学子的发挥,这得益于家校共育机制的成熟。各校建立家长导师制,邀请教育专家开展线上心理讲座,帮助家庭缓解备考焦虑。一位考生家长感慨:“学校每周推送的‘备考锦囊’,从营养食谱到情绪管理,细致到让人忘记这是特殊时期。”这种无缝衔接的支持网络,成为学生冲刺路上最温暖的“护航者”。
教育从来不只是学校的孤军奋战。宝鸡市投入1.2亿元改造农村学校教学设施,民营企业设立“英才奖学金”覆盖300名贫困考生,图书馆、科技馆免费开放为学子提供自习空间。这种全社会形成的教育合力,如同春雨般浸润着每寸土地。正如一位乡镇中学校长所言:“当整个城市都在为教育让路,孩子们自然能跑得更快。”
“分层走班制”“生涯规划导师”等改革举措在宝鸡落地生根。金台区试点“高中+高校”贯通培养,与西安交大共建创新实验班;渭滨区推出“学术+技能”双轨制,帮助不同特质学生找到成长路径。这种因材施教的探索,让更多“偏科天才”和“实践达人”脱颖而出,打破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困局。
教育之光照亮未来
2021年的宝鸡高考喜报,不仅是一串数字的胜利,更是一座城市对教育初心的坚守。从县域崛起到素质突围,从家校共育到社会协同,每个环节都凝聚着破茧成蝶的力量。当教育真正成为全民参与的“生长土壤”,每一颗种子都能找到绽放的方向。这份喜报,既是过去耕耘的收获,更是未来希望的起点——它提醒我们:教育的光芒,终将照亮每个平凡生命的非凡可能。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