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丰区吴村镇中心小学的操场上,总能看到一个扎着马尾辫的身影穿梭于学生之间,她弯腰倾听孩子说话时的笑容像春日的蒲公英般轻盈。刘斐,这位被孩子们称作"会魔法"的语文老师,用十年光阴在这所乡村小学编织出独特的教育图景——既让古诗词化作田间地头的露珠,也让作文课变成探秘村庄的冒险。
刚毕业时的刘斐本有机会留在城市任教,但家乡教室窗户上斑驳的油漆让她选择逆行。2013年入职当天,她发现五年级学生人均课外书不足1.5本,这促使她开启"书本漂流计划"。每月背着重达30斤的书籍穿梭于各村,用自家种的橘子与城里图书馆交换图书,如今该校学生年均阅读量达32本,这个数字比江西省乡村小学平均值高出三倍。
在潮湿的梅雨季,刘斐的课堂会搬到村头的古樟树下,学生们捧着自制的竹筒收集雨声,将"空山新雨后"的意境化为掌心跳动的音符。她设计的"二十四节气观察笔记"教学法,让孩子们在插秧时节理解"汗滴禾下土",在秋分时触摸"白露沾野草"的温度,这种沉浸式教学使该校语文平均分连续五年蝉联全区榜首。
办公室抽屉里珍藏着378封学生来信,每封都对应着特殊的教育密码。曾有位留守儿童在信中画满黑色太阳,刘斐连续三个月带他观察黎明破晓,最终在作文本上收获"朝阳像妈妈围裙上的蛋黄"这样生动的比喻。她建立的"心灵树洞"信箱累计解决学生心理问题217例,其中12个存在严重心理危机的孩子经她疏导后重返课堂。
当城里培训机构开出三倍薪资挖角时,刘斐正在带学生用无人机拍摄古村落。这个荣获全国中小学实践案例金奖的项目,源自她发起的"乡村文化小传人"计划。通过培养20名学生讲解员,让明清古宅的砖雕开口说话,使百年祠堂的家训重新流淌,该项目已吸引23所城市学校前来开展研学活动。
(总结)从修补图书的裂缝到弥合教育的鸿沟,刘斐用十年光阴证明:乡村教育不是等待浇灌的荒漠,而是蕴藏生机的种子。她像一株深深扎根的榉树,年轮里镌刻着398个孩子的成长轨迹,枝叶间摇曳着传统与现代的和鸣。这种将生命融入土地的教育实践,不仅重塑了乡村课堂的形态,更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鲜活的乡土样本——真正的教育魔法,从来都是用真心把平凡的日子熬成星光。
版权声明: 知妳网保留所有权利,部分内容为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QQ793061840删除,添加请注明来意。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